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妊娠咳嗽的疗效。方法对60例妊娠咳嗽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妊娠咳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2.
习惯性流产是临床比较棘手的妇科顽疾,笔者采用针药并施治疗习惯性流产1例,疗效满意,今将验案整理如下,以飨同道。李某,女,41岁。2003年6月25日初诊。患者结婚21年,婚后1年曾得一子,14年后其子因玩水溺亡,患者悲伤不已。2年后其夫与之共计,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参黄合剂对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血管生成及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180只雄性SD大鼠用于瘘管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高锰酸钾组、参黄合剂组等6组,每组30只。分别于术后第l、7、14 d从各组取出10只大鼠处死取标本,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形态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术后1 d、7 d和14 d空白对照组镜下毛细血管及凋亡细胞无明显变化:其余各组术后1 d可见凋亡细胞、毛细血管及大量渗出液及炎性细胞,术后7 d、14 d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细胞、渗出液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在术后第7 d时参黄合剂组VEGF mRNA(13.64±3.19)开始增加,凋亡指数(1.92±0.15)开始下降,均达到高速增长期;第14 d参黄合剂组VEGF mRNA(18.48±3.18)继续上升、凋亡指数(1.48±0.16)继续下降,速度放缓。治疗7 d时,参黄合剂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 mRNA及凋亡指数与空白对照组VEGF mRNA(7.37±1.32)、凋亡指数(2.42±0.16),生理盐水组VEGF mRNA(7.76±1.05)、凋亡指数(2.53±0.17)及高锰酸钾组VEGF mRNA(10.53±1.24)、凋亡指数(2.16±0.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参黄合剂组创面VEGF mRNA及凋亡指数与空白对照组VEGF mRNA(9.46±1.25)、凋亡指数(2.15±0.14),生理盐水组VEGF mRNA(9.47±1.73)、凋亡指数(2.22±0.15)及高锰酸钾组VEGF mRNA(14.65±1.45)、凋亡指数(1.76±0.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黄合剂促进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调节了VEGF mRNA的表达,加速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2000年来公开发表埋沙治疗治疗骨关节炎的理论探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研究进行综述。埋沙疗法主要通过力学、化学、热、磁祛除异常黏液质、活血、消炎等效应机制治疗骨关节炎。动物实验表明埋沙疗法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和凋亡细胞的表达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埋沙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和异常的理化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5.
美克尔憩室是小肠憩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又称先天性回肠末端憩室,为卵黄管的肠端未闭所遗留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多发于儿童,术前确诊率低。现将本院6年来误诊的3例成人美克尔憩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心血管系统表现和心血管并发症、合并症,为诊断甲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收入的甲减患者心血管系统表现和心血管并发症、合并症及其构成比、内在的相互关系。结果本研究甲减患者男性少于女性(男女人数1∶3),半数以上有相关病史;可合并(并发)贫血、心房纤颤、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包积液、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可存在多种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可有血清肌酶升高;贫血、血脂升高、心包积液、肌酶升高可同时存在或两种以上情况并存,如一个患者同时无这四种(或后三种)情况可排除甲减。结论甲减与心血管病有密切、广泛的联系,血脂升高、心包积液、肌酶升高、贫血至少存在一项异常。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GW9662组、假手术组,各7例。I/R组采用在体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结扎左前降支使其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GW9662组建立模型1 d前静脉注射GW9662,剂量0.3 mg/kg;假手术组开胸绕过左前降支不做冠状动脉结扎,剩余步骤同I/R组。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蛋白,ELL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I。结果 I/R组、GW9662组、假手术组PGC-1αmRNA分别为1.70±0.09、1.00±0.07、0.86±0.03,PGC-1α蛋白分别为2.80±0.21、1.00±0.15、0.65±0.05,I/R组、GW9662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GW9662组比较,P均<0.05。I/R组、GW9662组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与其血清中c Tn I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PGC-1α表达上调,与血清中c Tn I水平呈负相关,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吸振器是振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汽车NVH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发现在特定频率下,由于频率耦合产生了较大的轰鸣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整车的车内噪声测试,确定了安装吸振器的位置。然后,基于振动理论建立吸振器数学模型,推导出单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解析解,并采用Lms.Test.lab和MATLAB软件对吸振器质量参数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进行初步验证和优化,根据计算结果,制作动力吸振器并应用于某车型的研发中。整车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安装吸振器后,汽车振动噪声皆有了显著改善,整车的NVH特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miR-122/KLF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剂量组(120 g/L)和低剂量组(60 g/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药物处理后HSC-T6细胞miR-122、KLF6和TGF-β1 m RNA表达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KLF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叶下珠复方Ⅱ号处理HSC-T6细胞后,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对HSC-T6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HSC-T6细胞的miR-122表达增加,尤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KLF6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TGF-β1 m RNA的表达明显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与提高miR-122的表达、抑制其靶基因KLF6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0.
CHOP联合美罗华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HOP联合美罗华(R-CHOP)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72例初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R-CHOP组和CHOP组。其中,R-CHOP组36例,采用R-CHOP方案化疗;CHOP组36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R-CHOP组完全缓解率77.7%,总有效率91.7%;CHOP组完全缓解率52.7%,总有效率63.9%;2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