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51.
目的探讨如何为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围麻醉期的管理体会。方法术前对肾移植病人常规血液透析1次,双导管法硬膜外腔麻醉,辅用氟芬合剂,常规术中吸氧,合理补液,血管活性药物恰当应用维持血压于术前或略高水平。结果全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围麻醉期间死亡。结论应用双管法硬膜外腔麻醉并加强围麻醉期管理,有利于病人安全,能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252.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成分复杂,以少数指标性成分控制产品质量不能体现中药的整体性,因而如何对中药进行整体质量控制是目前中药研究的热点问题.指纹图谱技术可整体上反应内在成分的情况,有可能最大化的获得药品质量的信息,并可指导生产企业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控制,将各药味成分含量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尽可能缩小各批次间的差异,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和均一.  相似文献   
253.
目的建立两性霉素B脂质体粒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一组性质不同的样品,找出最佳测定方法。方法用计算机的图像-数字处理技术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激光光散射粒度测定仪分别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度。结果电镜法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度为20~100nm,平均粒径为55~75nm;激光光散射法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粒度为30~200nm,平均粒径为50~180nm。结论激光光散射法能较好反映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使用时的真实粒度,且方法快速、简便是一种较好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粒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54.
首先以棉纤维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一步浸渍将聚乙烯醇-二氧化硅粒子(PVA-SiO2)复合物涂覆在棉纤维表面;然后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制得一种超疏水吸油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水接触角(WCA)测试对改性纤维的表面结构及润湿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PVA和SiO2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对纤维吸油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改性纤维的疏水性、润湿耐受性、吸油速率和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棉纤维经过PVA-SiO2复合物涂覆后具有稳定的超疏水性,吸油量比改性前显著提高,对正己烷、甲苯和氯仿的吸油量分别提高了47%、18.6%和26.2%。  相似文献   
25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DIAPH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SW480、HT29中DIAPH3、E-钙黏蛋白(E-cadherin)、细胞角蛋白(CK)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DIAPH3、E-cadherin与CK在结直肠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且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 vi-ment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 DIAPH3与E-cadherin、CK表达呈正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DIAPH3与结直肠癌分化与转移有关,其可能抑制结直肠癌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6.
为了实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很多研究者对肿瘤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时间延误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患者及时就医来提高肿瘤早期发现的比例。现就肿瘤患者就医延迟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7.
背景:破骨细胞作为一种终末细胞,获取困难,而且没有成熟破骨细胞株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先前国内外对破骨细胞的获取一般采用基质细胞诱导培养或共培养,或运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作用诱导形成成熟的破骨细胞。 目的:观察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分析其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下形成成熟破骨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培养RAW264.7后,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RAW264.7细胞7 d后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核≥3个为破骨细胞。以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性肌动蛋白环,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牛骨片表面的吸收陷窝情况。 结果与结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形成纤维性肌动蛋白环,电镜下可见骨片上圆形或椭圆形的吸收陷窝。提示RAW264.7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可用于破骨细胞分化研究。单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成熟,减少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使培养体系更加简单,易于操作,诱导出的细胞纯度高,适合于破骨细胞的生物学和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58.
背景:透明质酸作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的基质材料,可提供蛋白多糖附着点,增加蛋白多糖的沉积,以足够大的孔率允许种子细胞长入。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 方法:以后外侧穿刺抽吸L1/2和L3/4髓核构建日本大耳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2周应用微量注射器向L3/4椎间盘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组,L1/2椎间盘注射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4,8,12 周时行兔椎间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椎间盘高度呈降低趋势,实验组注射后2周椎间盘高度缓慢下降,之后缓慢升高,两组在4个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髓核纤维环形态得到保留,髓核纤维环边界清晰,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增殖分裂,并向周围迁徙规律排列,其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周内实验组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 < 0.05)。说明移植于退变椎间盘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存活,且有增殖能力,其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联合移植可以延缓退变椎间盘进一步退变,并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  相似文献   
259.
肢体不等长(LLD)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肢体延长多见,近期可造成患者关节或神经疼痛不适,远期可能因代偿性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而导致腰背痛、跛行及假体无菌性松动.根据髋关节骨结构完整与否,LLD可分为真性不等长和功能性不等长.植入假体选择不当和术者操作经验欠缺是造成LLD的主要原因.术前仔细测量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模板、术中运用测量装置能有效减少LLD发生率.目前国内外对于LLD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通过增高鞋垫或鞋跟的非手术方法来矫正.翻修手术仅适用于极少数患者.  相似文献   
260.
1病例资料 患儿董某,女,4.5岁,因反复咳嗽、气喘3a余,咳喘加重伴面黄3d,于 1996年 12月 5日第 12次入院。查体: T 39℃,P 120min-1,R 41min-1。营养发育欠佳,神清,精神萎糜,呼吸急促,重度贫血貌;皮肤及粘膜无废疹,无出血点及紫绀。气管居中,胸廓正常,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底部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腹稍胀,肝右肋下约2cm,质软。脊柱四肢正常,无杵状指(趾)。NS(-)。实验室检查:血 Hb45g/L,RBC2.06×1012/L,WBC12×109/L。胸部正位X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