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51.
静脉疾病多发生于下肢,在静脉疾病中倒流性疾病又占首位。Raju报道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者中血液倒流性疾病占81%,其中多数是原发性病变。据孙氏等报道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55%以上。目前,诊断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主要靠静脉造影,但还难以普及。应用我们研制的WX-101外周血管功能测定仪(1989·12通过鉴定),为此类  相似文献   
52.
王嘉桔  张静菊 《吉林医学》1992,13(5):314-317
<正> 早在1963年,Mcguff等就尝试用脉冲红宝石激光去除动脉内粥样斑块。一直至1980年,Macruz等才研制成功用于血管的氩激光装置。从此,激光血管成形术(Laserangioplasty简称LA),又称经皮腔激光血管成形术(PTLA)才开始被人们认识。1982年Choy等就进行主动脉疏通试验,1983年,Ginsburg等(用掺钕镱铝石榴石)特别是1984年Geschwind等用掺钕镱铝石榴石激光复通  相似文献   
53.
一、大隐静脉手术并发症(一) 股动脉损伤:股动脉有搏动,位于深筋膜下,股静脉外,一股不会损伤。我们曾收治1例股静脉损伤出血者,在处理中不慎损伤股动脉,而施行大腿截肢术。陈炳森等收治1例严重股动脉损  相似文献   
54.
肝素是1916年从动物脏器中分离出来,1935年提纯和命名的。到了50年代末期才开始作为抗凝剂应用,对心血管疾病手术和治疗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肝素静脉给药的作用时间短和出血并发症多,是其最大缺点。所以,在手术过程和疾病急性期以后,常需要作用缓和及使用方便的口服抗凝剂,来巩固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5.
56.
<正> 在动脉损伤的重建手术中,自体静脉移植术是经常采用的方法。近18年来,为58例动脉损伤共施行60例次手术,现进行总结和讨论。 58例中男54例,女4例。年龄14~38岁。伤后时间2小时~6小时。除单纯动脉损伤29例,其余均为复合性损伤。本组动脉断裂37例次,动脉阻塞11例次和动脉瘤12例次。其中1例股动脉瘤,第一次静脉移植失败后又施行一次静脉移植术;另一例尺桡动脉同时损伤分别施行静脉移植术。所以为58例施行60次手术。  相似文献   
57.
<正> 简史和现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c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ty,简称 PTA)是 Dotter等于1964年首先报告的新技术。他们采用逐渐增粗的同心 Teflon 导管,来强行扩张狭窄或阻塞动脉的管腔。由于导管的“剪切”和“雪犁”样作用,使动脉内膜遭受损伤,而影响此技术的推  相似文献   
58.
<正> 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的血管疾病,就是门静脉高压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在此,除门脉性高压症外,现仅就消化道出血性血管疾病进行简要的叙述,愿引起消化系统的内外科医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9.
灼热足综合征(Burning Feet Syndrome)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末梢动脉扩张为特点。我们近10年来共诊治21例,现将治疗本病的体会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60.
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发展的思路和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此情况下,如何深入学习中、西医学的精华,来加速周围血管疾病学的发展,是许多学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在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