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307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823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365篇
  4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淡如何保证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医学教育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高等医学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发认识到医学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实验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我们结合十多年来从事医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际,谈一谈保证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  相似文献   
42.
为比较观察两种β受体阻滞药卡维地洛及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衰的长期疗效,将114例充血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8例)、比索洛尔组(37例)及对照组(39例),随访6个月,观察心衰症状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卡维地洛组及比索洛尔组心衰症状明显改善(P&;lt;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②卡维地洛组及比索洛尔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lt;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P&;lt;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③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明显(P&;lt;0.05),而比索洛尔组较对照组心率下降明显(P&;lt;0.05)。结论:卡维地洛及比索洛尔均能明显改善心衰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两药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3.
痤疮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痤疮是一种好发生于青少年的皮肤附属器炎症疾病。Andrews“皮肤病学”[1] 中指出 :10余岁青少年中几乎 90 %发生过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Simpson[2 ] 更是指出 ,在青春期95 %的男孩和 83%的女孩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趋向于多因素致病 ,Simpson[2 ] ,Cunliffe[3] 指出 :雄激素的作用导致皮脂腺功能活跃 ,皮脂分泌增加 ,皮肤油腻 ;毛囊漏斗部角质细胞粘连性增加 ,使其开口堵塞 ;毛囊皮脂腺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 ,分解皮脂 ;化学的和细胞的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进而破坏毛囊皮脂腺。痤疮的治疗则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L 精氨酸 (L Arg)和L 硝基精氨酸 (L NNA)慢性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的KA(1 0mg·kg- 1 )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NOS抑制剂L NNA(50mg·kg- 1 )和NO前体L Arg(40mg·kg- 1 )进行干预 ,对大鼠的癫痫发作行为及KA后不同时间点的海马内i NOSmRNA ,通过RT PCR观察其表达。结果 KA可使动物发生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L NNA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明显加重 ,而L Arg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减弱。iNOSmRNA在KA处理后 3h开始有微弱的表达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2 4h达到最高水平 ,2d及3d时未见表达 ,但 7d时又出现高表达 ;经L NNA预处理的动物 ,KA后 1h其海马结构中未出现iNOSmRNA ,但L Arg预处理后再给予KA后 1h ,可见微弱的iNOSmRNA表达。结论 红藻氨酸给药后一定时间 ,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可出现iNOSmRNA表达 ,L Arg慢性干预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静脉输注地尔硫治疗冠状动脉搭桥 (CABG)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CABG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停服肾上腺素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药物 ,静脉给予地尔硫 ,以 33~ 167μg·min- 1,持续微泵注入 72h以上。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65例 (96% )病人有效。与用药前相比 ,心绞痛发作平均次数减少 (5 .4±s 1.8)次·d- 1(P <0 .0 1) ,发作持续时间缩短 (7.6± 2 .5 )min(P <0 .0 1)。心肌耗氧指数降低。心电图异常者ST T明显改善 ,4 9例病人在病情稳定后 1wk内接受CABG。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输注地尔硫为CABG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甘草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甘草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系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及黄酮类化合物。现代临床药理研究 [1]表明,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抗溃疡、保肝、镇咳祛痰及解毒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为进一步观察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长期疗效,对10例持续性房颤病史6月~7年、反复发作快速心室率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恶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双心室VVI起搏(6例)或单心室VVI起搏(4例)。随访平均17.7&;#177;4.4月。结果表明,术后起搏器夺获心率&;gt;95%,很少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术后心功能及LVEF均明显改善(P&;lt;0.05),LVEDD减少(P&;lt;0.05);随访期间无死亡及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永久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不能用药控制的患者,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不增加病死率及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CHB分为三组:干扰素组应用干扰素α-1b6个月,随访6个月;拉米夫定组应用疗程12个月;联合治疗组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多点基因正链检测技术对血清ALT、HBV—DNA、HBV-M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 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干扰素组(均P〈0.01);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均P〈0.01);ALT复常率优于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组(P〈0.01)。结论 IFN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9.
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化学生态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藿香是一味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霍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O.Küntze的地上部分,广布全国各地。藿香味辛、性微温,有芳香化湿和中、祛暑解表之功效[1],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藿香植物由于具有怡人的清爽甘甜香气,作为天然香料植物亦受到国内外香精香料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国外对藿香属植物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较多。Charles等[2]分析报道了美国农业部NorthCentral RegionalPlantIntroductionStation内栽培种植的4种藿香植物,以及这4种藿香作为母本与A.foenicu-lum杂交F1代植物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其中胡椒酚甲醚为主成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经各种检查确诊无误时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11例(47.82),改善10例(39.13)。失败3例(13.04%)。结论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上斜肌麻痹术式简单。并且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