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报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踝跟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原因导致踝跟部的组织缺 损情况,分别采用足背皮瓣、小腿内侧逆行皮瓣、跖底内侧皮瓣进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28例,并从踝跟部负重、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评价其效果.结果 临床应用28例,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8个月,三种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能够满足踝跟部的负重与行走,无溃疡发生.结论 应用外科皮瓣能较好的修复踝跟部软组织缺损,小腿内侧逆行皮瓣的满意度较高,在手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议首选采用.  相似文献   
12.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4例,良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对于不稳定型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下肢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下肢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6例。结果 6例全部成功,随访6个月~1年半,下肢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供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游离腹直肌皮瓣是修复下肢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岁.因从床上坠地后咳嗽1天,由父母送入我院就诊(未发现口合物或呛咳史).患儿一般情况良好.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胸透发现有1枚约3cm长铁钉嵌顿于右侧支气管,尖端朝上.于入院当天下午施行急症手术.采用乙醚开放吸入性全身麻醉.由于铁钉太大并联顿,以及肺内负压,常规支气管镜下取物未获成功.最后,在直视喉镜下,借助10mA手提式X线机,用声门异物钳直接进入支气管,成功地取出了长达2.6cm的铁钉.手术经过顺利,无并发症.3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耳廓软骨膜下积液的发病原因不明,有人认为与外伤或结核等有关。本病多见于男性,常发于耳廓凹面,呈局限性囊样肿物,略有胀痛,触之有张力感,表面皮肤一般正常,腔内积液常为黄清色或带少许血液。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超短波、紫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反复抽液加压包扎,2%碘酊或高渗糖腔内注入以及激素、中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注射青霉素;观察组静脉注射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比较治疗前后休息痛、压痛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指标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握力、晨僵时间、ERS、CRP和RF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值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徐义春  姚辉  王其友  侯刚  赵慧清 《中国骨伤》2015,28(11):1021-102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椎退行疾病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28例80岁及以上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80~93岁,平均(85.44±3.66)岁,病程3~20年。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进行JOA腰椎评分并计算临床改善率,并于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6.5个月。手术时间(150.00±26.42) min,术中出血量(373.33±99.88) ml.JOA评分术前 (12.30±2.43)分,末次随访时(24.81±2.09)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手术前后的改善率为21%~89%,平均74.26%.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结果,优16例,良10例,可2例。术后2周内,3例出现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3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愈合延迟,1例术中硬膜囊撕裂,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术后34个月时出现相邻节段椎管退变狭窄。所有患者顺利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假关节形成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备的术中操作及积极的术后管理和随访,即便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固定治疗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8例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LISS治疗,其中男3例,女5例,骨折发生时平均年龄为67岁.骨折发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8个月~5年,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随访时间为8~38个月,平均17个月.8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3分(76~92分).所有患者没有使用同种异体骨条或自体骨植骨,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LISS钢板在治疗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时显示出相对于其他类型钢板的优势,尽可能保护了骨水泥壳,在此型骨折中锁钉显示出良好的固定能力,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眶、额、鼻陈旧性骨折的整复方法。方法:陈旧性眶、额、鼻骨折27例中4例用局部切口外固定。13例经下睑下切口,7例经下睑下切口和柯陆氏手术联合径路,3例用头皮冠状切口(包括1例半冠状切口)。3例伤期在1月内行局部切口复位固定,24例行眶、额、鼻部植骨,伴眼球移位的患者行眼球复位术。结果:23例临床效果满意,4例效果不理想,2次手术整复2例治愈。结论:眶、额、鼻区骨折多伴有严重的颅脑损伤,早期常以急救治疗为主,以至此区的损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使眶、额、鼻区和眼球凹陷及复视、运动障碍等,根据病情行手术整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切除20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2例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行手术切除,随访180例,治愈率90%。对其中40例伴有明确睡眠呼吸暂停病史的患儿手术前后进行了血气分析,结果(x±s)表明:术前pH7.334±0.013、Pco2(kPa)6.04±0.26、Po2(kPa)1038±020,术后pH7388±0018、Pco2537±019、Po21241±024,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认为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如有睡眠性呼吸暂停临床症状及并发症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