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康复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数十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是所有神经科医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使脑血管病临床实践涣然一新.  相似文献   
52.
1临床资料本文偏头痛患者均系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病人,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侯熙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86)诊断标准。其中男4例,女26例;年龄平均34岁,病程3个月~15年。方法:向每位就诊的病人说明该方法的意义后,征得病人同意并给予发放“偏头痛发作记录卡”,嘱患者无论什么时候偏头痛发作都要坚持按要求写好记录卡,每位患者记录5次发作情况后,将卡交回经治医生;主治医生分析病情后,向每位患者提出指导建议。效果:30例患者23例按要求书写了记录卡并采纳医生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3.
临床上经常遇到肝硬化腹水,非常顽固,经各种利尿药治疗无效。我们(?)用硫酸镁静滴治疗3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例1:女患,51岁。风心病、房颤、心衰Ⅲ°、心源性肝硬化。B 超示:肝硬化腹水,腹部高度膨隆,腹壁静脉曲张,不能平卧,呼吸困难,食欲锐减,尿少(500ml/d),下肢高度浮肿。经静脉注射速尿40~60ml 加50%葡萄糖20ml,每天1次,连用5天,尿量仍无明显增加。给安体舒通片40mg,每日3次口服,连用3天无效。改用25%硫酸镁20ml 加5%葡萄糖500ml 静滴,5天后尿量明显增加。24小时达2000ml 以上,腹围逐渐缩小,浮肿逐日消退,可平卧,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连用14天后,腹围由108cm,缩小到87cm,生活可以自理。  相似文献   
54.
已是耄耋之年的我最担心的是患上老年痴呆症,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还连累家人。虽然每天也坚持做适量的活动,如有时外出散步,可家人总不放心,生怕不小心摔倒……  相似文献   
55.
缺血性中风是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的常见疾病,一旦罹患,防残、防复发、防致死就成为主要矛盾."血浊"作为贯穿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 中风先兆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中风先兆是未发生中风而临床出现一些需要引起中风警觉的症状.刘完素指出,出现中风先兆后"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有中风先兆史,约1/3的中风先兆患者将发展为中风[1].缺血性中风存活者6个月内复发率为8.8%,5年内为25%,且预后比首次中风更差,是病死、致残、痴呆的主要原因[2].可见,对已表现出了中风先兆和有中风经历的患者,若能见微知著,通过寻找中风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与复发,是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相似文献   
56.
自《内经》始,中医就认为邪正盛衰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推动疾病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邪气与正气是如何在相互较量中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邪气、正气与邪正盛衰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有产生于自然界者,如六淫和疫疠之气;有产生于人体内部者,如痰饮、瘀血、  相似文献   
57.
58.
黄药子味苦、平,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以往临床医家最常用此药治疗甲状腺疾病且每收奇效,王新陆教授临证灵活配伍,用于治疗肿瘤、颈腰椎病、扁平苔癣等,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化浊行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浊行血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浊行血汤,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两组疗程为3个月。结果:两组均能降低TIA的发作频率,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入组后脑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对TIA患者能够起到治疗及二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从古至今,医家对不寐的病因病机有诸多见解,但认为阴阳失和,阳不入阴是基本病机.不寐通常按虚实论治,分型较多.自从孔令娟提出从肺分虚实论治不寐以来,临床证实从五脏论治不寐理论切实可行.医家从病理因素入手,调和气血阴阳,但侧重点不同,或从瘀血论治,或从痰论治,或从体质学论治,或从胃论治,总之,方剂治疗疗效显著.与此同时,在治疗方法上由重视汤药治疗逐渐向针药结合为主的综合调治方面转变,穴位敷贴、头部磁疗、足底按摩、子午流注、填脐疗法、走罐、养生功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各显其效.未来将更加重视心理疗法治疗不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