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92.
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 (AS)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胆固醇饲喂法造成AS模型 ,同时治疗组用不同剂量的蜈蚣灌胃。 1 2w后检测血脂、载脂蛋白及血流变学指标 ,并观察主动脉血管病理变化。结果 蜈蚣 2 5g/kg、5g/kg可明显降低胆固醇水平 ,降低血黏度 ,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结论 蜈蚣通过调节脂代谢 ,降低全血黏度 ,防止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93.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王亚利,冯国勤,郝桂兰,管艳杰(儿科学教研室,261042内科学教研室附属医院外科)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术后常见并发症。我们自1991年11月以来对先心患者在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手术后17例病人进行...  相似文献   
94.
60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横纹肌纤维内的琥珀酸脱氢酶、ATP酶染色(pH分别为4.6、9.4)。矫治前组与对照组酶定量比较P<0.01,对照组与矫治后组酶定量比较P>0.05。说明矫治术后肌纤维酶的活性及含量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其横纹肌萎缩以Ⅱ型肌纤维为主,部分I型肌纤维肥大,具有神经再支配现象。  相似文献   
95.
藤黄八叠球菌与枯草杆菌相比,培养时间短,操作简便且抑菌圈清晰,更适合做麦白毒素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优选油茶枯饼抗血栓药效的最佳药物制备物形式,为筛选油茶枯饼相关抗血栓药物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HPLC-PDA分析法测定油茶枯饼制备物中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含量相对比值、相对量以及出膏率,结合其抗血栓药效作用,对油茶枯饼各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3种油茶枯饼制备物的抗血栓作用强弱顺序为:富集物>醇提物>水提物。与醇提物与水提物相比,油茶枯饼富集物的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更高,出膏率更低,给药量更小,抗血栓作用更强。结论:通过分析有效成分的含量、比例等指标,对药物体系组成的进行质量分析可知,药效的显著提高得益于制备物中各药效指标成分含量的提高及配比的优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的方法观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SD大鼠的血浆代谢物变化,探讨与季节变化相关的物质基础。方法分别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前7天适应性喂养SD雄性大鼠各10只,条件控制与各季节气候同步。于各节气当日中午12:00取血,采用HPLC/MS仪检测血浆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代谢组学检测的数据和图谱,分析影响组间差异的代谢物,推测与季节变化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结果伴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各组大鼠间呈现明显的代谢谱变化差异,在四个季节的两两比较中,富马酸二甲酯、睾酮、同型半胱氨酸、神经酰胺均呈现明显差异性表达,且富马酸二甲酯、睾酮存在春夏高、秋冬低的趋势,神经酰胺、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春夏低、秋冬高的趋势。结论血浆代谢物的季节变化与氨基酸代谢以及激素调节水平相关,富马酸二甲酯、睾酮、同型半胱氨酸、神经酰胺可能为代表不同季节变化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9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对肝脏损伤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它对肝脏既有近期损害也有远期损害,是目前临床上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有资料报道,洛阳市现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62万人,阳性率达10%。1993年乙肝的发病率为2930/10万,1997年乙肝的发病率为4020/10万,5年内发病率上升了约109/10万。从1998年起,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文将HBsAg及肝功能检查作为高招体检的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洛阳市高招体检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达10%。由此可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之高、危害之大,且目前缺乏疗效显著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测心肌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表达以及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心肌炎的31例患儿,取患儿气管分泌物,采用分子技术探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表达,同时测患儿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CTnI)、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患儿病毒感染检测发生率与心肌酶变化、心功能之间关系。结果15例(48. 4%)患儿检测出病毒,其中肠道病毒检出率56.5%.病毒检测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心肌酶谱CK-MB(U/L)分别为25.8±13.5,16.5±8.6(P<0.05);肌钙蛋白CTnI(μg/L)分别为1.15±0.87,0.76±0.68(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49.11±18. 90,64.61±18.78(P<0.05)。结论临床诊断心肌炎患儿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检测阳性组较检测阴性组患儿心肌损害明显,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和放疗剂量学因素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急性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al toxicity,HT)的影响,以寻求方法减少HT的发生。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67例宫颈癌患者发生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因素,临床因素包括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同步化疗等,剂量学因素包括骨盆骨髓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V50、Dmax、Dmin、Dmedian、Dmean、PTV的V100(%)、Dmedian、Dmean,以及外照射剂量、SIB、外照射野数、CI、HI。结果:单因素及相关分析显示,HT 0-2级与HT 3-4级的分期、同步化疗、骨盆骨髓的V30、V35、V40、V45、V50、Dmax、Dmedian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P=0.002,OR=33.942)、骨盆骨髓V40>34.116%(P=0.002,OR=11.543)是发生3-4级HT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发现同步化疗患者中,骨盆骨髓V40>34.116%时发生3-4级HT的患者显著增多(P=0.008)。结论:同步化疗和骨盆骨髓V40>34.116%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发生3-4级急性HT的原因,骨盆骨髓剂量限定有助于减少血液学毒性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