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胰蛋白酶治疗蝰科蛇毒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种局部注射胰蛋白酶治疗蛇伤的方法,在给小白鼠皮下注射致死剂量的竹叶青蛇毒后,立即注射胰蛋白酶可提高存活率68%,注射蝮蛇毒后,立即注射胰蛋白酶可提高存活率67%,注射尖吻蝮蛇毒后立即注射胰蛋白酶可提高存活率57%。临床观察207例,均获治愈,无不良后遗症。该药生产、保存方便,并可装在随身携带的急救注射器中,是蛇伤急救的一个较好药物。为蛇伤治疗增加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大鼠体内观察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对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时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仓鼠到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观察空白对照组及TMVA实验组中移植物存活时间,病理检查及移植心组织内TXB2及6-keto-PGF含量。结果:移植物存活时间未见明显延长;TMVA实验组排斥病理表现较轻,血栓形成明显减少,移植组织内TXB2及6-keto-PGF含量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TMVA能明显减少发生AVR时异种移植物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但不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烙铁头血小板活化素(TMVA)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豚鼠到大鼠的异种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1)TMVA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各组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20、50或100μg/kg)的TMVA,于注射前以及注射后0.5h和24h时抽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2)TMVA对豚鼠到大鼠的异种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以豚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制作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心恢复血液循环前0.5h经静脉给予TMVA50μg/kg,另设不使用TMVA的对照组。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停跳后的移植心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1)静脉给予50或100μg/kg的TMVA后0.5h即能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2)实验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为10~135min,中位数为42min;对照组为4~16min,中位数为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移植心心肌组织均有明显的间质水肿、出血等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表现,但实验组心肌组织中未见血小板微血栓,而对照组可见血小板微血栓。两个组6-keto-PGF1α。与TXB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6-keto-PGF1α。与TXB2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MVA在体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异种移植物排斥过程中血小板微血栓形成,能显著延缓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蛇毒胶囊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华南亚种眼镜蛇纯化神经毒素胶囊治疗海洛因成瘾166例,并与美沙酮疗法平行对照(8o例),结果表明,蛇毒胶囊对海洛因成瘾戒断症状具有明显缓解和一定控制作用,蛇毒加用适量美沙酮,疗效更为显著。焦虑量表评定和近期复发追踪调查提示:蛇毒治疗组明显优于美沙酮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云南蛇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ral Yunnan snaketite drug, a compositus of several herbs, can be regarded as a new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dicine for venomous snakebite. Our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if Yunnan snakebite drug is given to mouse prior to the injection of lethal dose Naja naja or Agki-strodon halys venom, more experimental mice survive than the controls (p<0.001). The acute and subacute toxiciies of the drug were found to be low.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眼睛蛇毒因子 (CVF)对血清总补体活性及对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1 5只正常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按组分别一次性静脉给予 2 0、50、1 0 0 μg/kg的CVF ,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补体活性 ;在豚鼠到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前 2 4h静脉给予CVF50 μg/kg,观察CVF对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给予CVF后 6h ,3个剂量组的血清总补体活性均显著降低 ,3个组用药后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使用CVF的实验组 ,移植的异种心脏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平均达 56 .1 3h ,对照组仅为 0 .1 9h(P <0 .0 0 1 ) ,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实验组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仅见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 (DXR)的病理特征 ,对照组均见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征 ,且总补体活性较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眼镜蛇毒因子有良好的降低大鼠补体活性的作用 ,且副作用不明显 ;使用眼镜蛇毒因子可克服豚鼠到大鼠的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金环蛇毒心脏毒对S180,EAC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环蛇毒心脏毒对S180,EAC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小白鼠腹腔和皮下接种S180,EAC腹水癌细胞造成小白鼠腹水模型后腹腔注射金环蛇毒心脏毒。结果:腹腔注射金环蛇毒心脏毒,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降低接种率。但不能完全控制腹水和癌细胞的生长。体外试验表明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台酚蓝染色镜检可见死细胞显著增加,腹水图片检查,给药后细胞膜破裂,纤维化坏死明显。结论:能延长小白鼠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在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DXR)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湖北白猪-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n=5),不使用中华眼睛蛇毒因(Y-CVF);实验组(n=4)应用Y-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2组受体猴均采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CTX)和甲基强的松龙(MP)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心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的表达。结果对照组3个移植心在15~60min内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另2个分别存活22h及6d,移植心均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ICAM-1和TNF-α的表达。实验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8、10、13和13d,移植物浸润细胞中可见大量的单核细胞(50%),少量的NK细胞(8%~10%),CD4^ T细胞(15%)和C08^ T细胞(25%)。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ICAM-1的表达上调,移植物间质中出现TNF-α的表达增加。结论单核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损伤,在应用Y-CVF处理的猪-猕猴DXR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DXR)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湖北白猪-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Y-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并应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CTX)和甲泼尼龙(M.P)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检测血清C3、C4、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移植物中C3、C5b-9、IgG、IgM、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巨噬细胞(CD68)、NK细胞(CD57)、CIM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表达。结果: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8、10、13和13天,血清C3和补体总活性均下降为0,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水平在移植后则有一个更为明显的下降,在移植心失功前2~4天开始天然抗体稍有回升,但较术前正常时仍明显偏低。移植心有程度不等的C3、C4、C5b-9、IgG及IgM沉积,大量的单核细胞(50%),少量的NK细胞(8%~10%)、CD4 T细胞(15%)和CD8 T细胞(25%)。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ICAM-1的表达上调,移植物间质中出现TNF-α的表达增加。结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猪-猕猴DXR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TMVA能诱导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这种诱导作用既不依赖血栓素A_(?)途径,又不依赖于释放ADP途径,而是通过PAF途径。本文选择ADP、AA及TMVA作为诱导剂,观察正常人和多种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为TMVA应用于血小板聚集试验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