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熊进  骆东山  王骏飞  施鸿飞 《江苏医药》2007,33(8):835-836,I0001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骨转移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四肢长骨骨转移癌49例,其中肱骨近端9例,肱骨干5例,股骨近端16例,股骨干10例,胫骨4例,腓骨3例,桡骨干2例.外科治疗:病灶刮除 骨水泥充填2例,病灶刮除、髓内钉固定 骨水泥充填26例,病灶刮除、钢板固定 骨水泥充填4例,扩大切除 特制人工假休12例,瘤段切除3例,截肢2例.结果 随访时间4~52月,平均27.4个月,其中存活>6个月35例(71.4%),存活>12个月26例(53.1%).所有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33例下肢术后完全或单拐负重率为88%.术后局部复发6例(病灶刮除).结论 四肢长骨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左膝关节、左足开放性损伤,于2004年6月2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22小时因车祸致左膝关节损伤、左足开放性骨折脱位来院急诊.查体:全身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左膝关节肿胀,软组织挫伤,髌骨有压痛,膝关节屈曲受限,左足肿胀,足背外侧见长约6cm伤口,深达伸趾肌腱,足趾血运好.……  相似文献   
16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骨盆骨折,右髋臼骨折住当地医院,行右胫骨结节牵引治疗,后患者因烦躁不安,头痛剧烈转南京某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症状缓解后因骨盆骨折,右下腹疼痛合并可疑腹膜后血肿转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贫血貌,右下肢外旋位,髋关节不能活动。骨盆CT+三维重建提示右髂骨粉碎性骨折累及髋臼、右骶髂关节分离、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腹膜后囊性占位。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Gamma-3髓内钉固定.随访6~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后对患髋行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8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未发生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髋内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患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4%.结论: 采用Gamma-3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应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治疗Ⅱ、Ⅲ度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7例Ⅱ、Ⅲ度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应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1.4个月,骨折均能维持良好复位,无切口或伤口愈合不良。术后6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价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88.2%。结论: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Ⅱ、Ⅲ度开放性骨折方法简便,对开放性、感染性创面的处理有明显优势;骨折块固定可靠;有利于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及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因此足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脉冲冲洗在Ⅲ度开放性骨折Ⅰ期清创术中清除致病菌的效果。方法:对43例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在Ⅰ期创面清创时,常规清洁创面后使用脉冲冲洗器冲洗创面,冲洗剂为0.9%氯化钠溶液,总量>6 000 ml。在清创前,脉冲冲洗前、冲洗后,术后24 h、48分别取创面渗出物或组织作细菌培养。结果:在清创前43例创面标本细菌培养出3个菌株者4例,2个菌株者7例,1个菌株者32例。常规方法清创后全部病例仍能培养出致病菌;常规清创再予脉冲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9%(3例),较冲洗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9%(3例),术后48 h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1.6%(5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冲洗器应用于Ⅲ度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能有效清除创面污染的致病细菌,创面清洁状态能维持1~2 d。  相似文献   
167.
同种骨基质明胶移植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同种骨基质明胶(BMG)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分析手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22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骨缺损范围1.2cm×0.8cm×0.7cm~14cm×6cm×6cm。手术中彻底刮除肿瘤病灶并对骨壁灭活处理后,将同种BMG填充入骨腔。结果 手术后无一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或感染。X线摄片显示新骨形成的时间为术后3~6个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7~17个月。骨缺损获得骨性愈合20例,肿瘤复发2例。结论 BMG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是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理想移植材料,建议作为自体骨替代材料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观察经络辨证指导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痛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根据经络辨证后制定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显著(P <0.01),且同时间点(第2次治疗后和第4次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第1、2、4次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收、内旋、外旋活动度显著提高(P <0.01),对照组在第1、2、4次治疗后前屈、外展、内收、内外旋活动度方面显著提高(P <0.01),同时对照组在第2次治疗后后伸活动度有提高(P <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第1、2次治疗后外展活动度显著提高(P <0.01),第4次治疗后前屈、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有提高(P <0.05),且外展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