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病死率约40%~50%,是老年住院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首。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且疗效明显优于内科治疗,目前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是大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垂体后叶素(Pit)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媒组,阳性药对照组,YLSC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mg·kg-1).各组尾静脉给予相应药物后,观察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伊文思蓝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双重染色确定心肌缺血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标志物MB型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yoG)的含量.结果:YLSC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大鼠15 s,30 s,1 min,5 min的ST段抬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P<0.01);同时能剂量依赖性的缩小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P<0.05或P<0.01),减少心肌标志物CK-MB,cTnI,MyoG的漏出(P<0.05或P<0.01),改善心肌水肿、出血和炎细胞渗出的状况.结论:YLSC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筛选2007年至2017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上的关于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试验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选穴规律和特点。结果:总共纳入文献126篇,选用经络8条,穴位19个,选穴频次201次;最终得出选穴频次最多的穴位为足三里、曲池、血海、肺俞、膈俞,每条经络的选穴比例以手阳明大肠经最高,其次为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最常用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合并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饮食干预)与观察组(饮食干预+穴位埋线),每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两组的体重相关指标,计算Kupperman指数。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体重、腰围、BMI、Kupperma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饮食干预和穴位埋线对肥胖、更年期综合征均有疗效,穴位埋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有效控制脾虚湿阻型更年期肥胖患者的体重,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5.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李家康教授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方法将录入的李家康教授诊疗面瘫的格式化门诊电子病历导出形成数据库,批量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中,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进行选穴规律的分析。结果共纳入针灸处方512条,共使用腧穴53个,总频次10663次。以面部(局部)选穴为主,结合远端配穴。腧穴遍布十三条经络和经外奇穴,其中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李家康治疗面瘫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揿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纳入的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和口服维生素B12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针灸结合揿针组)与对照组(针灸组)在治疗4周后未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在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0.5%要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6.2%(P0.05)。结论针灸结合揿针组在缩短针灸治疗疗程及提高针灸治疗疗效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揿针治疗面瘫的进一步临床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7.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3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近5年来分别采用针灸及针药并用治疗53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2组均有满意的疗效,但针药组的痊愈率优于针灸组。说明中药内服、针灸外治,内外兼治,可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不论是针灸组,还是针药组,在急性期干预的痊愈率高于恢复期干预的痊愈率,经秩和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从早期开始治疗,这样可以尽快促进神经水肿的吸收。尽早的解除病邪的危害,减少或杜绝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应抓住急性期这一良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4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多基因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MAPK激酶信号转导通路ERK1、JNK1、p38各基因mRNA表达情况的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 RT-PCR)的方法.方法:自Genebank中获取大鼠及人源ERK1、JNK1及p38的基因序列,将大鼠与人的基因序列用Align X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保守区应用primer 5软件设计3对引物,建立Multi RT-PCR检测体系,分别扩增ERK1、JNK1、p38基因,产物长度分别403、309、607 bp;对RT-PCR扩增产物分别切胶回收进行PCR产物测序进一步验证.结果:①应用Multi RT-PCR方法对11例大鼠及1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进行检测,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各基因产物条带清晰、无引物二聚体产生、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各基因产物片段分别切胶测序得到证实;②对22例肝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肝癌组织中ERK1、JNK1、p38mRNA阳性率分别为95.83%、100%、100%,且在表达丰度上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所建立的MAPK Multi 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简单易行、可靠的特点,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玉郎伞多糖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玉郎伞中分离出玉郎伞多糖,并对其化学组成进行研究.方法:玉郎伞经醇提后的药渣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试剂脱蛋白,采用DEAE纤维素(DEAE-52)柱层析分离纯化,气相色谱和薄层色谱分析其组成.结果:分离得到的玉郎伞多糖经Sephadex-75凝胶柱层析,硫酸-苯酚法以及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证实为单一多糖,紫外扫描显示无核酸和蛋白特征吸收峰,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表明由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结论:玉郎伞多糖首次从玉郎伞中提取获得,为玉郎伞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0.
李家康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擅长毒药治其内,针灸治其外,针药并治疑难病.余在李老师的指导下,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观察发现在显效率、起效时间、缩短疗程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