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倡明于河间,经明清诸家阐发,在对急性热病的诊断、治疗诸方面,异峰突起,别开生面,至今仍广泛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试就其中攻下、清热、开窍、救阴等法则在这一治疗中的应用作一论述,以期对当前深入开展中医治疗急症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12.
我們在中西医密切合作下,对經确診为胆道炎(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病例,根据中医辨証診治原則来治疗,当有一定疗效。一、治疗方法: 根据辨証論治的原則,以舒胆疏肝、調气解毒为其治疗大法,拟訂基本方剂,随症加減。①基方方剂:柴胡、黄芩、郁金、枳壳、升麻、元明粉、敗醬草、炙甘草。②加减法:甲、癖黄型:(本型以有明显黄疸为主症)一般加茵陈、黑山梔、茯苓、桃仁;热胜者,加苦参、龙阻草或銀花、連翹;湿痰內滯者,加厚朴、蒼术、半夏、陈皮;热邪伤阴者,去柴胡、升麻、加鮮地、麦冬、元参或鱉甲。乙、胆脹型:(以左胁下部急痛及胃脘胀滿为其主症)一般加香附、川芎、木香;兼脾虚者,去元明粉,加党参、白术、陈皮;气阻血結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紅花。丙、疝痛型:(以右胸胁及胃脘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狀)一般去升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指的危重传染性肝炎,是包括暴发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肝坏死)、亚急性肝坏死、坏死后性肝硬变。这些肝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深度黄疸(黄疸指数达100单位以上),腹水,甚至神志错乱,陷入昏迷。与此同时,肝功能均有不  相似文献   
14.
风湿热是一种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风湿病的急性或慢性活动期。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血毒症等。近似祖国医学湿病、痹病的范畴,因经常  相似文献   
15.
16.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传染病。临床上大致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之分;又依据它的病程长短,结合病情轻重的程度,而分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中医一般认为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是属于“黄疸”范畴的病变。但是,黄疸不一定就是传染性肝炎,需要辩病。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颇似中医的“肝郁”、“胁痛”,这是依据《内经》“肝病者,两胁下痛”,“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痠”等文献所描述的症状而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上以咳嗽、反复咯血等为主要表現。現代医学对局限性或范围不广的病例,作手术切除;若病灶广泛,或两侧性者,仅以內科保守治疗。我所自1958年开始,在門診試用中医中药治疗,茲将其中治后已达一年六个月以上的9例,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将一切事物推向前进的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活力。科学研究,是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手段和方法。医药学不论是中医或西医,都是一门应用的自然科学。不改革,不可能有所提高,要改革就需要科学研究。改革是目的,研究是手段。中医药学有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如  相似文献   
19.
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的,亦有反复的急性发作。它的临床表現,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倦怠、胃納减退、大便不調、黄疸、并有較明显的右脇下胀痛和压痛。从这些临床表現来看,它与祖国医学的“胁痛”、“胆胀”、“癖黄”等的証候相近似。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是一部古典医著,中日两国的历代医家除将其应用于临床外,并从各个不同角度作深入研究,蔚然可观。《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2年第3期,刊载了东玲儿先生“中日两国对《伤寒论》研究的异同”一文,读后很受启发。文中虽对“异同”言之颇详,然其优缺点未予评价。笔者不揣谫陋,敢从异同中,略抒管见,请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