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ICA)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ERα、ERβ、GR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剂效关系.方法 分离、提取MS患者及健康人PBMC并将其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雌激素组、高、中、低剂量ICA组以及对应浓度的空白血清对照组各8个亚组,培养后离心,以RQ-PCR法检测各组PBMC中ERα、ERβ、GR mRNA的表达量.结果 MS患者高、中剂量ICA及雌激素组ERα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高剂量ICA及雌激素组ERβ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和健康人中实验组与各对照组比较GR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与健康人高剂量ICA组比较,ERα、ERβ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可以提高MS患者PBMC中ERα、ERβ mRNA的表达,具有拟雌激素样作用,但对MS患者PBMC中GR mRNA的表达无明显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比较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和中药肝豆片、DMPS、依地酸钙钠(EDTA)3组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硬变及肝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4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DMPS加中药肝豆片、DMPS、EDTA治疗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声像图、血清蛋白电泳、24h尿铜的变化。结果:A、B、C3组肝脏声像图改善率分别为54.0%、44.0%、39.1%;A、B两组血清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P<0.05),而C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3组血清γ球蛋白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3组24h尿铜排出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而A、B两组的增高较C组更为明显(P<0.O5)。结论:驱铜治疗可通过减轻肝细胞的铜中毒,促进HLD肝硬变及肝脏功能的改善。而DMPS加中药肝豆片治疗的改善作用优于DMPS、EDTA的单纯治疗。  相似文献   
63.
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12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特征.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型(PCR-SSCP)银染技术研究70例无亲缘关系的WD患者和30例正常组的WD基因12外显子,对有异常泳动者经DNA自动测序技术证实其突变性质和位置.结果正常组未见异常.患者组发现11例异常(11/70占15.7%),二种错义突变,其中9例为Thr935Met突变(9/70,占12.9 %),2例为Lys952Arg突变(2/70占2.8%).结论第12外显子是中国人WD基因突变热区之一,发现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64.
再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4例再发脑梗死患者和20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再发脑梗死患者伴高血压率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且其血糖、血脂水平指标高于初发脑梗死者.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防脑梗死的再发应以降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为主.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疗效及其与大鼠脊髓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大剂量MP治疗组(8只)、小剂量MP治疗组(8只)、EAE模型组(7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大、小剂量MP治疗组及EAE模型组接种豚鼠全脊髓制成的抗原乳剂,制作EAE模型。免疫接种后每日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接种后第12 d,大、小剂量MP治疗组分别予以MP 100 mg/(kg.d)或25 mg/(kg.d)尾静脉注射,连续3d后减半量再给药2 d;EAE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次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GRα及GRβ的表达。结果两MP治疗组大鼠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并且明显低于EAE模型组(均P<0.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小剂量MP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GRα表达均明显低于EAE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0.01);各组大鼠脊髓组织GRβ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EAE大鼠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与脊髓组织GRα、GRβ的表达不相关,与GRα/GRβ比值呈正相关(r=0.550,P=0.027)。结论 MP治疗EAE大鼠的疗效与剂量无关,而与脊髓组织GRα/GRβ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作用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后,剪接因子SRp30c的表达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探讨MP治疗作用及发生激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Wistar大鼠EAE模型,将EAE大鼠分成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MP100mg/k、25mg/kg、等容量生理盐水;另取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给药5d后处死大鼠,提取新鲜脊髓组织行RT—PCR,检测SRp30c mRNA表达,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SRp30c在各组均有表达,大、小剂量组SRp30c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大鼠Kono评分改善的差值与其SRp30c mRNA表达值呈负相关(r=-0.583,P〈0.05)。结论SRp30c表达与病情及MP剂量无直接关系,但与疗效呈负相关,表明其与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EAE模型发生激素抵抗的机制中SRp30c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对肝豆状核变性(HLD)家族中无肝豆状核病变诊断依据的同胞兄妹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94例HLD家族中无肝豆状核病变诊断依据的同胞兄妹经检查确诊为HLD者为HLD组;70例HLD家族中无HLD病变诊断依据的同胞兄妹经检查排除HLD者为非HLD组;70名健康自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LD组HA、LN和Ⅳ-C平均值分别为(139.26±74.15)ng·mL^-1、(126.85±24.44)ng·mL^-1。和(82.02±31.23)ng·mL^-1;明显高于非HLD组(51.32±19.54)ng·mL^-1、(65.72±20.35)ng·mL^-1、(34.82±11.56)ng·mL^-1及健康对照组(46.75±20.93)ng·mL^-1、(68.92±22.17)ng·mL^-1和(33.57±12.39)ng·mL^-1,P均〈0.0l;非HL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可作为HLD家族中无HLD病变诊断依据的同胞兄妹筛查和临床诊断HLD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8.
培养实习医师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全喜  洪铭范 《现代医院》2006,6(10):118-119
神经病学是最难学习与掌握的专业之一,进入神经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往往会有些畏惧心理。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除了遵循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外,还有自己的诊断特点,即更加强调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应重视并掌握这些诊断思维方法。本文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方法步骤、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对实习医师诊断思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9.
青霉胺过敏反应与脱敏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胺过敏反应与脱敏疗法洪铭范胡纪原杨任民(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合肥230031)青霉胺(Penicilamine,PCA)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氨基酸,对金属离子有较强络合作用,并具有促进IgM还原分解作用,故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Hepa...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439例中符合肩手综合征条件的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肩手综合征最早出现在脑卒中后4d,最迟出现在脑卒中后73d,85例(73.9%)出现在脑卒中后1~4周。肩手综合征出现时间早晚与脑卒中后急性期肢体瘫痪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病程脑分期临床疗效有显著性意义(P<0.005)。94例偏瘫患者中有31例同时出现髋足综合征。结论:急性脑梗死并发肩手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有效康复治疗可缩短病程,降低脑梗死后的致残率。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并不局限于肩手部位,也可累及髋足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