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胃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为分子靶点指导胃癌患者临床用药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检测103例胃癌患者HER2及VEGF的状态,同时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ER2的状态,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胃癌中HER2扩增率约为11%(11/103),在阳性病例中IHC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dridization,FISH)方法的符合率为90%,具有相关性(P<0.01);②HER2的扩增与胃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否及Lauren分型相关(P<0.05);③胃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约为24%(25/103),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Lauren分型相关(P<0.05);④HER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HER2、VEGF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特别是分化较好的胃管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及VEGF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对了解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 AIB1)蛋白在甲状腺瘤、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B1在97例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与16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组织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结果 AIB1表达的阳性率在甲状腺癌(81/97,83.51%)、甲状腺瘤组织(20/32,62.50%)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2/16,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10和x2= 10.741,均P <0.001),其中以甲状腺癌表达最高,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AI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7,P<0.012).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0,P=0.512),但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x2= 7.222,P<0.027).结论 AIB1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并分析其与TNB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TNBC组织中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用同样方法检测45例TNBC组织中CD34的表达以评估MVD。结果:TNBC肿瘤组织中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1.1%(14/45)、57.8%(26/45)、44.4%(20/45)和66.7%(30/45)。Ang-2蛋白表达与Tie-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2,P=0.037),Ang-2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18)。MVD在Ang-2蛋白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t=-9.110,P=0.000);MVD在VEGF蛋白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t=-0.889,P=0.000)。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均>0.05)。TNBC术后生存时间与Ang-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3(ginsenoside Rg3)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HNE-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HNE-1细胞,MTT法检测HNE-1细胞增殖活性;创伤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观察HNE-1细胞能否在Matrigel上形成血管网状结构及其特点;体外管道形成抑制试验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HNE-1细胞管道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50、100、200μg/ml)对HNE-1、CRL-2480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趋势,无时间依赖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3(25、50、100、200μg/ml)可以显著降低HNE-1细胞迁移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浓度呈负相关(r=-0.964;P<0.001);HNE-1细胞在Matrigel上培养能形成血管网状样结构;人参皂苷Rg3能抑制HNE 1 细胞体外管道形成(P<0.01),其管状结构数量与人参皂苷Rg3浓度呈负相关(r=-0.928;P<0.01)。结论 人参皂苷Rg3有一定的抗HNE-1细胞增殖作用;HNE 1细胞具有血管生成拟态;人参皂苷Rg3能够抑制HNE-1细胞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2orf40蛋白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分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鼻咽癌的122例病理活检组织石蜡标本及其病历资料,另外收集25例慢性鼻咽炎的石蜡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2orf40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分析C2orf40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实验应用Western blotting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和C666-1进行C2orf40蛋白表达的测定,分析C2orf40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C2or40在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6.0%(24/25),且88.0%为高表达,病例组阳性率为58.2% (71/122),但82.0%为低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5.500,P<0.001).C2orf40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058,P<0.001;r=-0.202,P=0.026).C2orf40在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呈高表达,在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C666-1中呈低表达.结论 C2orf40蛋白表达下调与肿瘤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是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分子事件之一,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组织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SLC1表达。结果TSLC1主要表达在乳腺癌细胞质,其阳性率为38.4%(48/12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无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相关(P<0.001)。ER+(阳性)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ER-(阴性)患者[28.4%(25/88)与62.2%(23/37)];同样,PR+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PR-患者[24.3%(17/70)与56.4%(31/55)]。Z检验显示在ER+PR-的乳腺癌患者中TSLC1-和TSLC1+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与14.3%,P=0.007),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SLC1不是ER+PR-乳腺癌患者独立的危险预后因素(比值比10.696,95%可信区间0.988~115.843,P=0.051)。结论TSLC1在乳腺癌致病机制中与ER、PR相关,可作为临床ER+PR-乳腺癌患者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人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通过与核转录因子-KB(NF—KB)与p53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周期从而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研究表明ECRG4表达下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ECRG4有望成为针对恶性肿瘤的潜在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GTvision两步法检测样本中E-cad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cad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E-cad主要定位在细胞膜,35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的低表达率为51.4%(18/35),其表达与临床肿瘤分期(P=0.009)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4)。E-cad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1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示E-cad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风险比0.241,95%置信区间0.072~0.814,P=0.022)。结论 E-cad低表达或缺失更容易引起三阴性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一氧化氮 (NO)对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 ,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 ,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硝普钠 ( 3mmol L)诱导下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细胞从核边集到核裂解等超微结构的变化过程 ;加药后 12h ,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凋亡率为 ( 12 71±3 2 6) % ,随作用时间延长 ,凋亡率逐渐增高 ,2 0h的凋亡率已达 ( 93 4 7± 4 12 ) % ;TUNEL染色法亦得到相应的结果 ;用6mmol L硝普钠诱导 ,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肿胀、破裂成碎片等坏死变化。结论 :高浓度的NO可诱导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 ,2 0h的凋亡率达到高峰 ;过高浓度的NO可引起细胞坏死。提示细胞凋亡率异常增高是影响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与女性绝经前后发生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96例及乳腺良性增生144例,将其分为绝经前乳腺癌组(RⅠ组,48例)、绝经后乳腺癌组(RⅡ组,48例)、绝经前乳腺良性增生组(ZⅠ组,88例)与绝经后乳腺良性增生组(ZⅡ组,5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血清的催乳素水平。结果RⅠ组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与RⅡ组及Z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Ⅰ组催乳素阳性率均高于RⅡ组、ZⅠ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Ⅱ组与ZⅡ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PRL检测在女性绝经前乳腺癌和绝经后乳腺癌对比中,敏感性(P<0001)及准确性(P=0003)均高。结论催乳素在女性绝经前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一定意义,检测催乳素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