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骨科疼痛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中老年人关节周围疼痛性患者共58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曲安奈德十利多卡因混和液进行痛点封闭治疗,均由同一操作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0年。疗效优良共545例(93%)。没有一例发生全身性副作用,没有应激性溃疡、股骨头坏死、肌腱断裂等并发症。局部并发症3l(5.3%)例。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色素减退,皮肤变薄。结论应用曲安奈德进行痛点封闭治疗疼痛性疾病有疗效迅速、持久、安全、低廉等优点。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良好的注射技术。  相似文献   
22.
江永发  尚平  刘志祥  贺宪  邓活清 《中国骨伤》2007,20(11):746-748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监视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胫骨髁部骨折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1~55岁,平均32.2岁。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骨折按AO分型:B1型22例,B2型6例,C1型2例,C2型1例;根据x线特征和关节镜下所见分型:Ⅰ型14例,Ⅱ型5例,Ⅲ型12例。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分别使用螺栓、拉力螺钉、钢丝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4年。30例切口均顺利愈合,1例伤口拆线后1个月钢丝部分外露。无伤1:7和关节内感染,无关节痛、关节粘连和关节不稳定。术后3个月后患膝自主活动范围与健侧相同,参考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均为优(〉85分)。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胫骨髁部骨折Ⅰ、Ⅱ、Ⅲ分型方法简单易用,对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恶性淋巴瘤晚期发生硬脊膜外侵犯而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者并不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 %~7.8% ,而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Primaryspinalepiduralnon Hodgkinlymphoma ,PSENHL)较为罕见[1] ,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0 .1%~6 .5 % [2 ] ,国内也有少量报道[3~11] 。主要表现为有脊髓压迫的神经症状而无系统的淋巴瘤全身症状[1,11] 。近2 0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本病的报道有所增多,作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图1 胸2 椎体后部可见一约1.3~1.4cm大小的异常低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 WI也…  相似文献   
24.
黄浩  王庆  江永发  潘勇泉 《安徽医药》2021,25(8):1521-1523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自体韧带"8"字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纳入研究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17例,均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自体半腱肌重建术,对比病人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IKDS膝关节评分、病人满意度.结果 病人随访31个月,时间范围为11~39个月,术后末次随访病人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133.24±3.01)°比(36.29±2.82)°],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1.12±0.99)分比(6.06±1.34)分]、IKDS评分[(89.12±2.52)分比(37.94±2.11)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例病人术后存留关节活动时疼痛,对手术效果不满意,16例病人表示满意,满意率94.1%.结论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自体韧带重建效果良好,重建后对后交叉切割概率小,自体韧带无排异反应,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25.
三种治疗锁骨骨折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钢针、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 自1999年9月至2004年1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81例,其中30例为钢板内固定,36例为钢针内固定,15例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随诊分析。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跟踪,随访时间为4~30个月,平均为19.0个月。钢板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最长(平均为60分钟);而钢针内固定的并发症最多(本组为19.4%);形状记忆合金的手术时间短(平均为30分钟),临床愈合时间短,无并发症。结论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时等优点,适用于锁骨中段、内侧段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 7例儿童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固定者18例,髓内钉内固定者4例,交叉克氏针固定者2例,单纯用两至三枚螺丝钉固定者3例.并对其随访及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6月~4年,平均2年2月,患肢无畸形.无跛行步态,骨折全部愈合.髋膝关节活动正常.2~11月取出内固定.结论儿童股骨骨折有手术适应症者应尽早开放复位,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手术内固定.  相似文献   
27.
笔者于2008年5月1日,收治单纯性儿童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9岁,因车祸致伤头部和双膝部疼痛2 h人院,人院时诊断为脑震荡和双膝部软组织挫伤,经过治疗后头部症状好转,右膝关节站立时有疼痛和恐惧感,而且不能主动伸直,行走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单侧入路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术治疗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共148例,所有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64例,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BKP)84例。随访分三个时间节点:术后2天,术后1个月,术后2年以上。前两个时间点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评估近期治疗效果,术后2年使用Barthel指数及SF-36表来评估远期效果。结果 128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有效随访,89例患者术后2年仍有效随访,59例失访,9例死亡。未发现脊髓损伤及有症状的肺动脉栓塞,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23例,总渗漏率为15.5%。所有接受椎体强化术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BKP组与PVP组VAS评分及术后2年Barthel指数和SF-36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单侧入路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以及BKP技术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短期及长期临床效果,PVP和BKP的短期疗效和2年以上的长期效果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9.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复习文献报道25例和作者单位所使用记忆合金治疗肱骨干骨折4例。结果 随诊病例中出现骨吸收、骨质疏松及内固定松脱等并发症共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并不是肱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临床上应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30.
LARS人工韧带自2004年被引进国内后逐渐为同行所接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我科从2005年开始应用LARS韧带,大部分病例的效果较为理想,而其中一例在重建一年后由于再次外伤而导致后LARS韧带断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