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光绪医方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子医方选——毓麟固本膏杜仲、熟地、附子、苁蓉、牛膝、补骨脂、续断、官桂、甘草各四两,生地、大茴香、小茴香、菟丝子、蛇床子、紫梢花、鹿角各一两五钱,羊腰一对.赤石脂、龙骨各一两.用香油八斤,熬枯去渣,用黄丹四十八两,再入雄黄、丁香、沉香、木香、乳香、没药各一两,麝香三分,阳起石五分。 [评议] 据宫中配本载,此膏“异授秘传”。实则可能为宫廷御医所创。现有之中成药书中亦载有毓麟固本膏,虽注明出自清宫内廷配本,但其药味与本方尚有出入。本方功效,按配本述:“种子之功,百胜百效”。又称:“男妇如能常贴此膏者,气血充足,容颜光彩,诸疾不生,  相似文献   
32.
调经医方一、调经丸“咸丰××年四月三十日懿嫔调经丸香附一两(童便制),苍术一两,赤苓一两,川芎三钱,乌药一两,黄柏三钱(酒炒),泽兰一两,丹皮八钱,当归八钱,共为细末,水迭为丸,绿豆大。每服二钱,白开水空心送服。” [评议]本方具调经养血、理气散瘀、止痛除湿作用。方中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为主药。《本草纲目》,谓其可“利三焦,散瘀结”,“兼通十二经气分”,并称:“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方中以之配乌药,即《慎斋遗书》之香附散,可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其得川芎、苍术为伍,则总解诸郁,故李时珍誉本药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乌药辛温,功能顺气散寒止痛’,《本草切要》以其配香附、当归、川芎.用治胎前产后之气血不和;《本草  相似文献   
33.
我国自秦汉以来,中外医药交流就很频繁,和日本、朝鲜、越南及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尤为密切。随着中外外交、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交往的增多,外国派驻使节来华及派员参加传教及文化等活动也不断有所增加,他们在华期间患病时,或服用自带之医药治疗,或服用中药治病,代有所闻。明末清初以后,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中国人服用西药治病者有,西洋  相似文献   
34.
治病求本,几乎尽人皆知。但这个“本”是什么?认识颇不一致。“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在其他篇章里,也有类似记载,如《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四气调神大论》说:  相似文献   
35.
医有五等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内经》有上工、中工、粗工之分,把医分为三等。《周礼·医师章》也依技术的高低,考核的优劣,而决定为工为徒,职位升迁。今天的中医,除了年高者尊为老中医以外,多没有什么区别,其实细细一看,  相似文献   
36.
编辑同志:您刊1981年第7期l期6页“清宫医药”栏“宣统脉案选沦”,曾有“宣统九年正月十三日”的记载。其实,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清廷披推翻,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纪年? 作者简复您刊第七期拙文“宣统脉案选论”中,有关宣统九年的纪年,现说明如下: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攫取临时大总统职位,一面代表清廷与革命军议和;一面又借用革命声威恫吓清廷,胁迫清帝退位。经过他精心策划,于1911年12月20日双方达成优待清皇室的协议,1912年2月12日清廷接受优待条件,由隆裕皇太后下诏退位。彻底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终结。根据当时“关于清帝逊位优待之条件”第一款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仔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故溥仪逊位后,仍居紫禁城,宫中犹称为帝,继续沿用宣统纪年,直至1924年离开紫禁城,移出宫禁为止。清宫中宣统朝医案纪年,即是这一历史的反映,我们在整理研究时,为保存其原貌,一律未予改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