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21.
糖尿病状态下多种因素的作用激活MAPKs4,促进肾脏细胞肥大,ECM积聚,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应用MAPKs阻断剂可对抗上述作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和肾脏微血管损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部分结扎另一侧肾动脉,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对照组模拟手术。活体检查大鼠眼底,检测肾功能,采用常规光镜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和组织化学电镜等技术,观察大鼠术后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4个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和肾脏微血管的改变。结果:①高血压大鼠眼底和肾功能从术后2个月起即有明显损害;②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retinal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RBM)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lomerular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GBM)从术后2个月起即普遍增厚;③高血压大鼠RBM和GBM的增厚伴有其构成成分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增多,并伴有RBM和GBM上负电荷位点数目的减少;④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分别在术后2周和1个月时出现内皮细胞下水肿,与其底膜脱离的现象;⑤高血压大鼠病程4个月时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水肿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变较轻。结论: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和肾脏损害有共同的病理学基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水肿,与基底膜脱离;基底膜增厚,伴有其上负电荷位点数目的减少。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和肾脏毛细血管的改变又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23.
PDGF-D在儿童IgA肾病中的表达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目前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衰(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IgA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牛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及病理生理改变.而有关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D,PDGF-D)是2001年发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的新成员[1],关于PDGF-D在儿童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PDGF-D在儿童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河北引种枸杞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大鼠连续给予河北引种枸杞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方法:河北引种枸杞水提液每日以20g/kg,30g/kg连续灌胃4周,观察一般情况,血常规,血液生化及组织学指标变化,停药2周后观察恢复变化。结果:河北引种枸杞两个剂量组除可增加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胸腺脏器系数外,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每日灌胃给予氯沙坦(40mg·kg-1)共8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与定位,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部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并对GRP78、Caspase-12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观察尿蛋白、BUN、尿肌酐等反映肾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建模8周,糖尿病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GRP78、Caspase-12表达增强。氯沙坦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GRP78、Caspase-12表达减弱,但尚未降至正常水平。3组间PCNA阳性细胞数无差异。结论氯沙坦部分通过影响内质网应激特有凋亡途径减少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探讨细胞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和免疫荧光技术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细胞中DNA含量 (DI值 )、细胞增殖活性 (PI值 )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中DI值为 1.2 1± 0 .14、异倍体率为 69.2 3 %、PI值为 3 1.91±7.5 1,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 (P均 <0 .0 1)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Ⅲ级中异倍体率为 5 5 .5 6%、PI值为 3 4 .79± 6.5 5 ,分别高于其他癌前病变 (P <0 .0 5 ,P <0 .0 1)。结论 DNA含量、异倍体出现率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胃癌显著高于癌前病变 ;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Ⅲ级中DNA异倍体出现率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癌前病变 ,可作为癌变早诊指标。  相似文献   
28.
29.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机理。用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缬沙坦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6周末测定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肌酐、尿肌酐、肾重/体重、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平均肾小球面积和平均肾小球体积。用逆转录-PCR(RT-PCR)法对肾皮质GLUT1及TGFβ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在第4周及第6周末,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无差异,治疗组肌酐清除率、肾重/体重、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平均面积和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GLUT1及TGF1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治疗组二者表达均有所下降。缬沙坦能够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皮质GLUT1及TGFβ1mRNA表达,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EGF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和高糖加EGFR抑制剂AG1478组。用Western blot检测p-EGFR、total EGFR、cleaved caspase-3、BAX、BCL-2及β-actin的蛋白表达,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渗透压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EGFR活性、cleaved caspase-3表达、BAX/BCL-2比值和内质网应激(ERS)明显升高,细胞活性降低(P0.01)。EGFR抑制剂AG1478能够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GFR活化和细胞凋亡(P0.05),提高细胞活性(P0.05),同时抑制内质网应激(P0.05)。结论抑制EGFR活性能够减少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通过减少内质网应激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