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41.
42.
王亚玲  张艺  陈珏  欧阳振波  张秋实 《癌症进展》2016,14(12):1268-127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淋巴结数增多,出血量降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囊肿、尿潴留、切口裂开、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及腔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探讨中国女性髂内动脉的解剖学分型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并行盆腔CTA扫描的连续患者170例,获取其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构建其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数字化模型,参照Yamaki等的分型标准对髂内动脉进行分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低毒性感染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措施。方法:2005-09~2009-12回顾性分析8例腰椎内固定手术后低毒性感染,其中腰椎滑脱4例、椎管狭窄2例;椎间盘突出2例;男6例,女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5岁。诊疗过程中观察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及影像学;治疗:口服利福平+静点后再口服左氧氟沙星。临床治愈标准:无疼痛、活动无障碍,骨质愈合良好,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破坏骨质生长良好;好转:疼痛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破坏骨质生长静止破坏无加重。无效:疼痛无改善,影响日常生活,血沉、c-反应蛋白均阳性,X线:骨质继续破坏加重。结果:8例患者7例完成3~6个月疗程,随访7例,6~24个月(平均19个月),4例获得治愈,3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7.5%。结论:(1)腰椎内固定术后低毒性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2)合理的全身支持,应用利福平加环丙沙星联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取出内固定不是必要条件。(4)感染所致的骨质破坏在感染控制后骨质再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的妊娠结局,以及肌瘤位置对妊娠率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84例有生育要求和497例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妊娠和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截止2011年4月,本研究中有50例患者60次妊娠。其中有妊娠要求组共30例39次妊娠,无妊娠要求组共20例21次妊娠。(2)有妊娠要求组妊娠结局为分娩26次(自然分娩9次,剖宫产17次),人工流产4次,自然流产5次,异位妊娠1次,宫内死胎3次(同1人);无妊娠要求组均行人工流产;(2)分娩的26例患者中,发现产科并发症7例26.92%(7/26),其中子痫前期1例3.85%(1/26)、胎盘前置状态1例3.85%(1/26)、早产4例15.38%(4/26)、中央性前置胎盘1例3.85%(1/26);(4)有妊娠要求的单发性肌瘤组(黏膜下、肌壁间、浆膜下、不明)和多发性肌瘤组的妊娠率分别为25.00%、59.09%、62.50%、14.29%和27.58%;单发浆膜下肌瘤组无产科并发症发生,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UAE后可正常妊娠,但自然流产率、胎盘异常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特别是黏膜下和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利用CT血管成像(CT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1年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及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可清晰地显示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及其初级属支,骶前静脉丛亦清晰可见。与重建的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配准融合后,骶前静脉丛的解剖走形及引流区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尤为关键的是,骶前无血管区也可清晰显示。结论基于CTA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研究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的好方法,可清晰显示骶前静脉丛及骶前的无血管区域,从而为阴道-骶骨固定术提供个体化的解剖学依据,并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一、病例摘要患者24岁,孕3产0,2008年人工流产1次,2009年孕4月自然流产1次。因停经20+6周,自然流产后胎盘未排出1d急诊转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0年6月18日。于2010年1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阵痛伴阴道少量流血,少于月经量,急诊就诊于外院,入院妇科检查时宫口已开,入院2h后娩出一死女胎。娩胎后半小时胎盘未排出,予手取胎盘术,仅取出部分胎盘组织(大小不详)。  相似文献   
48.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15%的过氯乙烯填充剂对一例宫颈癌离体子宫标本行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分色灌注并铸型。分别于灌注前后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行三维重建。结果:(1)铸型和CT三维重建的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均可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的血管供应及分布情况、子宫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以及与卵巢动脉的关系;(2)利用CT薄层扫描重建的可视化模型可以从多方面清楚的显示病灶的大小及浸润范围。结论:应用血管铸型和CT薄层扫描技术可成功构建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并可了解宫颈癌病灶的浸润范围及其血供特点等,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长期以来,盆腔检查被认为是女性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是妇科肿瘤、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等的筛查方法,也是诊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最常见、最重要的检查手段。然而,盆腔检查在无症状女性中的价值尚存争议,各指南也尚无统一的推荐。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针对无症状非妊娠成年女性行盆腔检查的有效性及适应证发布了最新的声明,以为规范盆腔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正>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pregnancy)是指妊娠囊着床种植于子宫肌层的一种特殊异位妊娠,其发病率极低,且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1-2])。延迟诊断常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子宫切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确诊是治疗关键~([3-4])。理论上血HCG联合经阴道超声可对其做出初步诊断,但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