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60篇
  免费   2244篇
  国内免费   1400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417篇
基础医学   1718篇
口腔科学   520篇
临床医学   7113篇
内科学   3271篇
皮肤病学   533篇
神经病学   720篇
特种医学   1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843篇
综合类   12849篇
预防医学   6006篇
眼科学   479篇
药学   5390篇
  51篇
中国医学   4749篇
肿瘤学   1207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876篇
  2019年   953篇
  2018年   1016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892篇
  2015年   992篇
  2014年   2381篇
  2013年   2147篇
  2012年   2410篇
  2011年   2468篇
  2010年   2404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344篇
  2007年   2315篇
  2006年   2205篇
  2005年   2230篇
  2004年   2151篇
  2003年   1703篇
  2002年   1388篇
  2001年   1411篇
  2000年   1342篇
  1999年   1247篇
  1998年   1053篇
  1997年   1045篇
  1996年   906篇
  1995年   916篇
  1994年   865篇
  1993年   668篇
  1992年   629篇
  1991年   546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380篇
  1988年   352篇
  1987年   298篇
  1986年   235篇
  1985年   258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72篇
  1982年   158篇
  1981年   129篇
  1980年   109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78篇
  1977年   49篇
  1975年   27篇
  1965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邱峥  何必华 《海峡药学》2016,(4):204-205
目的 探究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臭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8.1±1.5)分,对照组PSQI评分为(13.5±2.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施薇华 《抗感染药学》2019,16(2):272-275
目的:分析奥氮平在基层精神病专科医院使用中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在线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被确认的42例奥氮平致ADRs报告,分析其奥氮平致ADRs的特点和规律。结果:42例ADRs患者中,其中神经系统损害24例占57.16%,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静坐不能、感觉异常、椎体外系反应等症状;其次为代谢内分泌系统5例占11.90%,临床表现为水肿、代谢絮乱和体质量增加;奥氮平剂量在20 mg/d时发生ADRs的例数为最多;使用奥氮平出现不良反应后经治疗好转或痊愈41例占97.62%。结论:和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奥氮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对其引起ADR仍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比磁共振3D-SPACE系列和3D-CISS系列在儿童梗阻性脑积水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某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50名患者)儿童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进行3D-SPACE序列及3D-CISS系列检查。结果:使用3D-CISS系列检查发现30例膜性梗阻,55处可以清楚分辨膜性梗阻;使用3D-SPACE系列检查发现14例膜性梗阻,20例可以清楚分辨膜性梗阻。结论:3D-CISS系列能够将脑积水患者脑室内和脑室外膜性梗阻清楚地显示出来,实现患者的精准分类,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烧伤创面脓毒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9月新乡市某医院收治的60例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清生化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钠、血钾),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时的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为31.8%。对照组患者死亡25例,死亡率为65.8%。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够改善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血清生化指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脊柱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 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的教学模式成为各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滨州医学院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接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知识性、创新型与实用型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课程整合、英语教学调整、专业英语强化等措施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MP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5日于华润武钢总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45例,另选取2017年9月1—2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住院诊断治疗的MPP患者38例。对COVID-19和MPP的肺部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VID-19肺部CT征象1)分布:单侧发病5例,双肺发病40例,主要以胸膜下(40例)及小叶核心(38例)为主,2例重症患者见两肺弥漫分布;2)密度:仅为毛玻璃影(GGO)10例,GGO+实性兼有者35例;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43例,胸膜平行征33例,铺石路征38例,"反晕征"3例,2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可见肺气囊征象,未见空洞出现。MPP肺部CT征象1)分布:病变呈大叶性分布2例,大部分呈小叶性分布36例;双肺下叶病灶27例;2)密度:GGO 36例,病灶有实变21例;3)伴随征象:典型树芽征25例,小叶间隔局限性增厚21例。纵隔和肺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的积液征象。COVID-19实变率较MPP高(P<0.05),两者GGO及胸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和MPP的CT表现都以GGO为主,但COVID-19少见支气管壁增厚,分布为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区域,与支气管分布无关,病变实变率较高;MPP病灶与支气管分布关系密切,并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8.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我国H. pylori感染率高达55. 0%[1]。2015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指出"无论是否存在消化道症状或者并发症,H. pylori胃炎应该定义为一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个观点得到了国际和我国最新H. pylori感染共识的一致认可[2-3]。H. pylori感染后几乎100%都会出现胃黏膜组织学上的炎症,即H. pylori胃炎,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212例、脑出血患者63例、健康体检者38例,分别检测血浆Nt-pmBNP的含量.结果 血浆Nt-proBNP的含量高于早期心力衰竭预警值的脑梗死患者有32例,阳性率15.1%;脑出血患者有8例,阳性率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风患者检测Nt-proBNP对预防并发心力衰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