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PKP技术(PKP组)治疗50例,保守疗法(保守治疗组)治疗50例OVCF患者,PKP组患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65~90岁,平均81岁。保守治疗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65~89岁,平均78岁。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壁高度、计算椎体高度百分率。结果患者术后获3~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前椎体前壁、后壁高度比与术后高度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早期采用PKP技术具有即刻减轻痛苦、早期起床活动、恢复椎体高度、减少并发症等优点。保守治疗组经过3~6个月严格保守治疗也能达到症状减轻,但椎体高度恢复不佳。  相似文献   
12.
自制L形加压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将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结果相比较,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适应证以及早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1996年8月~2002年4月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80岁以上新鲜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和45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均为3~7年,转子间骨折组平均4.6年,股骨颈骨折组平均5.5年。两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扶拐下地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子间骨折组比股骨颈骨折组手术时间长,术后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的可能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在深静脉血栓、髋关节间隙变化、疼痛、假体柄松动下沉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假体翻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未见因髋臼磨损而发生髋臼内陷甚至中心性脱位。结论使用标准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与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节置换及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6年6月至2004年4月间收治的108例80岁以上新鲜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者,B组为行骨折内固定者。A组50例,平均年龄86.5岁;B组58例,平均年龄83.5岁。A组随访12~60个月,平均35.5个月;B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开始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内科合并症及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住院时间短,负重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具有以下优点a)术后能早期负重活动,较快恢复伤前活动能力;b)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发生率;c)能有效防止髋内翻;d)缩短住院时间;e)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1998年7月-2002年7月,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其中EvansⅢ型6例、Ⅳ型19例、Ⅴ型3例。手术以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结果:28例患经0.5年—4年随访,优良率为85.8%。无一例死亡,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等现象。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5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60例,围手术期给予丹参注射液预防性治疗。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未用药组中有23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41.1%,用药组中有11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4.3%,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发现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可显著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牵引过伸按压复位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 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使用经椎旁肌切开徒手置钉撑开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牵引过伸 按压复位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 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更优,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时间点与对照 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均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牵引过伸按压复位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 内固定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且手术用时较短,临床应用价值较经椎旁肌切开徒手置钉撑开复位法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年时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内科疾病的转归和不同时期髋关节X线片进行评估.结果无任何髋疼痛35例(87.5%),偶有隐痛或轻微疼痛5例(12.5%).能独立下地行走36例(90%),卧床或坐轮椅4例(10%).脑神经内科疾病术后多有复发或加重,其他内科疾病术后多较平稳.X线片显示:4例假体柄周围见有透亮带.结论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积极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早期负重活动,尽快恢复伤前活动能力,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比较桡骨头切除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45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3例患者行桡骨头切除术,B组2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时通过对肘关节疼痛、活动范围、X线检查和肌力等方面的评估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根据Broberg和Morley功能评分系统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平均8a,B组平均3a。在肘关节疼痛VAS评分,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提携角和桡骨移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A组的伸肘、前臂旋前旋后力量及活动范围和握力较小(P〈0.01),但屈肘力量和肘关节屈伸范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较桡骨头切除术更能获得满意的关节活动,且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1997年4月-2000年4月,对16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14例,双侧2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年(32~46年)。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11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10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