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99m(V)-二巯基丁二酸[99mTc(V)-DMSA]显像在肢体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对54例肢体软组织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34例,良性病变组20例)行99mTc(V)-DMSA早期平面显像(30min)、延迟平面显像(2h)和延迟断层显像(2h),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肿瘤部位与正常肢体软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比值),并分析T/N比值在肢体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恶性肿瘤组平均早期平面显像T/N比值、延迟平面显像T/N比值和延迟断层显像T/N比值分别为2.04±0。74、2.48±0.85、3.32±1.14,良性病变组分别为1.10±0.31、1.23±0.49、1.52±0.32,两组早期平面显像T/N比值、延迟平面显像T/N比值、延迟断层显像T/N比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肿瘤滞留指数(RI)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9)。良性病变组以延迟断层显像T/N比值z+ls为截断点,99mTc(V)DMSA显像诊断肢体软组织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24%(30/34)、75%(15/20)、83.34%(45/54);以RI,72+1s为截断点,99mTc(V)-DMSA显像诊断肢体软组织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85.29%(29/34)、75%(15/20)、81.48%(44/54)。结论99mTc(V)-DMSA显像对于肢体软组织肿瘤诊断及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减少软组织肉瘸术后复发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软组织肉瘸诊治水平。方法以46例术后复发软组织肉瘤为分析对象,研究复发原因度综合治疗时3—5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对术后复发软组织肉瘤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61%和46%。结论软组织肉瘤不规范治疗有极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但及时恰当码补救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梁鹏 《中国全科医学》2004,7(9):647-647
养血清脑颗粒可使颅脑损伤引起的头痛、头晕、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主要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3月治疗程度不同的颅脑损伤患者共108例,其中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5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手部单发或多发内生软骨瘤的患者分别采用病灶刮除自体骨植骨或人工骨植骨术治疗,术中对于瘤壁采用高渗盐水灭活,通过术后1~6年随访比较疗效。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软骨瘤。5例功能稍差,其余61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手部内生软骨瘤早期治疗均可以达到防止手指畸形影响手部功能的效果,并能防止肿瘤恶变,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18.
梁鹏  彭芳 《广东医学》1999,20(10):765-766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的情况及后果。方法 1076例术后病人中有73例出现PNI。将完成随访者分成持续膈神经损伤(PPNI)组(A组)和功能恢复正常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术后效果及最终随访时生活质量。结果 A组前PaCO2基础水平较高,术后再次气管插管,因肺部问题复诊及生活质量下降者均比B组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9.
需低温体外循环的心血管手术对机体器官功能影响很大,术后监护直接影响预后。近年来,术后监护水平迅速提高,使得较以往更危重的患者得以救治,促进了手术领域的拓展,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996年1月,我院ICU收治471例心血管病术后患者。男254例,女217例;年龄16.6±7.1岁(69天~69岁),婴幼儿165例(35%)。体重21.9±9.8kg,最小3.skg。按临床综合分类[1]肺动脉高压(PH)176例(37.3%)。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246例(5.3%)。心胸比率0.61±0.07,最大1.0手术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性。方法颅底肿瘤病人33例,在术后第3、5、7、10和14天用放免法测定脑脊液中ET-1的含量;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1、3、5、7、10和14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术后发生CVS的患者第3天脑脊液中ET-1水平即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术后第5、7和10天,中、重度CVS组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和10天,重度CVS组ET-1水平高于轻、中度CVS组和无CVS组(P〈0.05);术后脑脊液中ET-1的水平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颅底肿瘤术后患者脑脊液中ET-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术后CVS的发生,且其变化与术后CVS呈正相关,提示其含量可预测颅底肿瘤病人术后CVS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