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13例(18足),其中男1例(1足),女12例(17足)。合并蹿外翻12例(17足),创伤性关节炎1例(1足)。病变均为第2跖趾关节。X线参照Smillie分期,所有患足均为晚期,其中4期11足,5期7足。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疼痛、行走、穿鞋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临床评价。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11.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活动度改善。术前AOFAS评分平均为(50.06±9.59)分,术后平均为(77.50±4.99)分,术后与术前AOF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改进,介绍一种椎体间颗粒状自体骨加压植骨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技术,并初步观察该技术在退行性腰椎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设计出椎体间颗粒状自体骨加压植骨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腰椎融合的基本方法。对5例(7个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在行常规行椎间盘切除、神经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同时,应用此改进型融合方法实施椎体间融合。术后定期随访,行X和CT检查,观察临床表现改善、椎间隙变化和植骨融合率。结果 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6个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椎间隙恢复正常,全部融合,融合时间3个月。椎间隙融合费用较标准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式减少了50%。无任何和融合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间融合器植入联合椎体间颗粒状骨加压植骨术吸取了二者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缺陷,目前认为是一种较完美的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建立一种客观无损伤的骨折愈合评估方法,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对48例成人新鲜骨干骨折,50例成人陈旧骨干骨折,70只家兔实验性胫骨骨折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骨痂力学强度与骨痂X线灰度呈指数相关(P〈0.05),骨痂X线灰度随骨折愈合的进程而增高,结论:骨力学强度特性与骨痂X线灰度密切相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疗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4.
应用本室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利用20bp与21bp的一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介导,扩增HBV-X基因区400bp片断,经凝胶电泳,紫外分析以及Southern印迹杂交表明,扩增产物正确,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5.
一例“周期性”失钾的病因分析梁朝黄一平(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06)梁丽燕钟百灵张浩生江树煊许永炬(广东花都市人民医院花都510800)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9岁,广东经商,梅县籍,1995年7月1日,因发作性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2d入院...  相似文献   
36.
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方法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常用抗菌药的MIC50;对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测序。结果15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2株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x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其编码基因为blaoxA-23。  相似文献   
37.
遗传因素与(足母)外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与拇外翻的相关性。[方法]对l491例拇外翻患者的家族遗传性调查,并对其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拇外翻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48%的拇外翻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有遗传性的患者与无遗传背景的拇外翻患者在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拇外翻角大小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遗传因素为导致足母外翻发病的主要原因。遗传只是引起拇外翻的发病,而不影响其病情轻重。有遗传性的患者在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上均早于无遗传背景的拇外翻患者。  相似文献   
38.
铍针治疗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86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隐神经髌下支卡压对膝关节疼痛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因隐神经髌下支卡压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患者,采用铍针松解治疗,依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86例患者平均随访1.2年,治疗前HSS分值平均56.7分,治疗后85.4分;其中优23例,良46例,中14例,差3例,优良率80.2%.结论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可以导致膝关节疼痛,铍针疗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各类型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Ⅱ(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以及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波依定缓释胶囊对2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波依定能显著降低血压,降低24小时平均和白天平均血压幅度大于降低夜间平均血压幅度,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降压谷/峰比值超过65%。结论:波依定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