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技术探究脑老化对老年人步行任务的影响机制。 方法 招募20例健康老年人和22例健康年轻人,分别对2组受试者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站立步行试验(TUGT)、快速和自选速度10 m步行试验(10MWT)以及GaitRite步态参数采集和步行同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试验,分析和比较2组受试者的前额叶认知区(PFC)和运动区初级运动皮质(MC)功能连接强度以及步态参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 在步态分析参数中,老年组的步频较青年组明显增高(Z=-2.067,P=0.039)。在脑网络数据中,老年组在同源ROI中RPFC的FC值低于青年组(t=2.65,P<0.05),且老年组在异源ROI中的RMC-RPFC(t=2.62,P=0.04)和RPFC-LPFC(t=2.69,P=0.04)FC值亦低于青年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正常步行时出现RPFC及其相关脑区的FC值减少,可能属于脑老化早期脑网络激活模式。  相似文献   
72.
流动机采模式即利用流动机采车实施流动现场机采血小板。机采血小板由于浓度、纯度高,临床治疗效果好,已被广泛使用。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已呈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招募更多的自愿无偿捐献者,有效解决供求矛盾,本站在打破传统固定采集模式的情况下,改装一台流动机采车实施现场流动机采并取得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小儿夜惊症属于中医学"不寐""客忤""夜啼"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与心胆两虚、心肝火旺、肝胆痰热、营卫不和、积热扰心相关,通过临床观察,小儿夜惊症的病因病机亦与肝脾生理病理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总结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夜惊症的辨证分析以及方药施治的特点,发现在临床上可采用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夜惊症,且疗效令人满意,并通过阐述病案一则以及临床思考体会的总结,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夜惊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4.
目标管理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绩效考核办法。本文总结了3年来此方法在带教工作中的运用,介绍了此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程序。提出了此方法与带教工作的结合,较好地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为护理人才梯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5.
脑梗塞目前没有一种单纯药物或治疗是最有效的,近来超早期或早期溶栓治疗用于一些脑梗塞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1995-1996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颈内动脉系梗塞66例,现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6例,对照观察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8岁至69岁,平均56.58岁。对照组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年龄40-68岁,平均5742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发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伴发疾病积分,既往史的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危重症院前急救输液的新方法。方法选择危重症院前急救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困难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以骨髓穿刺针建立骨内通道输液给药和对照组(B组)23例以头皮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输液给药,其他救治措施两组均不受限制。观察比较两组建立输液通道耗时、输液速度、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结果建立输液通道耗时A组(2.4±0.9)min,B组(8.6±2.1)min,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输液速度A组(12.7±3.6)mL/min,B组(4.5±2.3)mL/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A组(13.5±3.8)min,B组(23.3±3.9)min,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骨内输液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替代方法,迅速、安全、有效、输液速度快符合急救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SI)合并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vvs患者(VvS组)及38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阴性者再进行HUTSI试验。结果:BHUT阳性诱发率VVs组为25%(13/52)而正常对照组为0;阳性者由平卧位至HUT阳性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73.1±8.5)次/min比(56.2±11.2)次/min,(81.2±10.8)mmHg比(50.2±10.4)mmHg,P均〈0.053。VVS组剩余39例进行HUTSI试验,阳性者21例,阳性诱发率为53.9%而正常对照组为5.3%(2/38),HUTSI阳性者由平卧位至HUT阳性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也明显下降[(65.2±7.5)次/min比(52.9±10.5)次/min,(78.3±10.7)mmHg比(48.8±11.2)mmHg,P〈0.01,〈0.053。HUTSI阳性组从倾斜开始至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比BHUT阳性组明显缩短[(10.8±9.3)min比(21.1±11.5)min,P〈0.05]。VVS组仅2例而正常对照组仅1例出现头痛、面红等副作用,但均能坚持试验。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合并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敏感性好,特异性高,而且简便省时,副作用少,是一项实用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78.
品红亚硫酸法作为一种测定甲醇的经典光度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等优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从七十年代延用至今。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导致结果稳定性不好,精密度、准确度较差,从78年[1]、85年[2]到96年[3],方法一直处于不断改进完善之中。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对其方法进行探讨[4-6],但仍不够完善,笔者在对本单位检验科多年来测定结果的分析总结归纳基础上,对比了上述各种测定法,并通过大量实验论证,对影响甲醇测定结果的几个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有了清晰的认识,方法经改进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共同注意力特点。方法收集43例2~6岁ASD儿童,进行共同注意力及Gesell发展诊断量表检查;同时通过匹配Gesell适应性年龄收集15名正常发育儿童作为对照,进行共同注意力检查。结果 ASD组患儿生理年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SD组患儿在各种自发性及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跟随近距离指示和跟随远距离指示)上均存在明显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与适应性年龄呈正相关(r=0.516、0.470,P0.01),但自发性共同注意能力与适应性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的自发性及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均存在明显缺陷;其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可能随适应性年龄提高而提高,但自发性共同注意能力可能难以随年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广泛型线粒体肌酸激酶(uMtCK)基因在肿瘤的中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uMtCK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uMtCK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 荧光定量PCR验证uMtCK在本中心结直肠癌生物样本库中的表达水平。小分子RNA敲低结直肠癌细胞内uMtCK表达,通过CCK-8增殖实验、Transwell和Westernblot检测uMtCK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结果 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uMtC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T分期(P=0.002)、N分期(P=0.002)、TNM分期(P=0.000)和无瘤生存率密切相关。下调uMtCK的表达可显著抑制增殖能力、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逆转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结论 uMtCK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是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