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心病瘀血舌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心病瘀血舌患者血液存在"黏"、"浓"、"凝"、"聚"状态,且不同证型有不同的"黏"、"浓"、"凝"、"聚"倾向。血液凝聚性增高是不同血瘀证型的共同病理基础。阳虚血瘀证血液的"黏""聚"状况最为严重,痰瘀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血液中的RBC聚集性增加明显;阳虚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血液中的RBC变形能力下降显著;而阴虚血瘀证RBC聚集性增加和RBC变形能力减弱均很明显。痰瘀痹阻证、气滞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液处于"高浓"状态;气虚血瘀证和阳虚血瘀证的血液浓稠性改变并不明显。结论:心病瘀血舌的出现,是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变至一定程度而导致舌微循环障碍的结果。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为心病瘀血舌患者的诊断、辨证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电子鼻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电子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仿生嗅觉电子系统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中.本文阐述了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综述了近年来电子鼻在现代医学的应用成果,并提出将电子鼻技术与中医传统辨证思维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3.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健康青年学生367名,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Nanofilm-Enose Medical 001)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以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作为曲线特征,分析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图谱特征。结果:①女青年学生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G、H的振幅显著高于男青年学生(P0.05,P0.01),响应曲线C的上升斜率显著低于男青年学生(P0.05),响应曲线D的斜率显著高于男青年学生(P0.05)。②不同体质组女青年学生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C的振幅和上升斜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③不同体质组男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各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女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有别,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差别不显,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可为中医嗅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将他们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都进行常规抗炎、平喘及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0~40mg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64%),有效13例(26%),无效5例(10%)。对照组显效21例(42%),有效15倒(50%),无效14劂(2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澳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在疗效上较“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有优势,并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挖掘CAP的痰证素兼杂常见病位、病性证素的关联规则,探讨CAP痰证的常见病位、病性兼杂特征。方法采集20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CAP的痰证素兼杂的常见病位、病性证素,并建立数据库,采用Aprior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得出痰证素兼杂常见病位、病性证素的组合特征。结果共挖掘出16条强关联规则,排重后剩余9条强关联规则。结论使用关联规则可以挖掘CAP的痰证兼杂特征,有助于认识本病的中医证素组合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慢性胃炎证候与幽门螺杆菌及Bcl-2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慢性胃炎证候与幽门螺杆菌 ( HP)及胃粘膜 Bcl-2蛋白的相关性 ,探讨证候形成机理。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89例为对象 ,其中湿热蕴脾证 5 3例 ,脾胃气虚证 3 6例 ,1 0名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辨证、HP、胃粘膜 Bcl-2蛋白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1 HP感染率湿热蕴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脾胃气虚组 ;2湿热蕴脾组和脾胃气虚组 Bcl-2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 ,以脾胃气虚组为高 ,但与 HP感染率的相关性未能得到证实。结论 :脾胃虚实证候与 HP感染存在相关性 ,湿热是 HP生长、繁殖的病理基础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Bcl-2与证候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7.
正糖尿病[1]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临床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和血糖升高作为诊断依据。发病机制为不同病因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及(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即胰岛素抵抗)。其中胰岛素分泌缺陷可因胰岛β细胞组织内兴奋胰岛素分泌及合成的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功能缺陷,亦可由于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48.
阐述运用信息融合技术和融合模糊逻辑推理、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一种基于竞争神经网络的瘀血舌象及血瘀证智能推理模型的思路。认为瘀血舌象及血瘀证智能推理模型的建立可实现对中医专家诊断推理过程的模拟,克服传统中医舌象诊断依赖个人经验和不量化的弱点,将为建立舌象自动诊断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亦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影响婚姻、家庭及社会各方面.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5%~30%[1].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二者均与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中医治疗不孕症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近年来不孕症的中医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现就目前有关不孕症排卵障碍的中医机理研究及中医辨证与性腺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0.
基于整体观念的慢性胃炎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居于各类胃病之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健康管理应时而生,但是其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笔者基于中医整体观念,探索慢性胃炎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为慢性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