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能谱CT参数对喉和下咽鳞癌(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HSCC)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3例LHSCC患者(转移组42例,非转移组3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能谱CT扫描,对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原发灶及淋巴结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斜率比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转移组淋巴结(42枚)与非转移组淋巴结(31枚)的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2.5±0.7和2.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转移组原发灶(42灶)与非转移组原发灶(31灶)的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的斜率比值分别为1.09±0.38和0.81±0.2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以斜率比值0.86为阈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3、83.3%和77.4%。结论能谱CT参数有助于喉和下咽鳞癌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2.
杨凡  林蒙 《放射学实践》2023,(1):103-107
集成MRI是一种新的定量成像技术,它可以在单次采集中获得多种对比加权图像,不仅减少了整体扫描时间,也能测量组织的弛豫时间及质子密度,进而用于组织定量分析。近年来集成MRI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进行脑组织分割及髓鞘体积测量,但其在全身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集成MRI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137例早产及婴儿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婴儿的相关影响.方法对137例早产母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多胎)、习惯性流产、胎盘因素占据早产病因前五位.孕周及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本组137例早产儿中,死亡12例,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4例,吸入性肺炎1例,肺出血1例,硬肿症1例.在实行规范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早产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必须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44.
林蒙 《医药前沿》2022,(3):17-19
壳聚糖是一种无毒、天然的化合物,属于甲壳质的衍生物,在溶液中可以和蛋白多糖、粘多糖等发生产生反应.壳聚糖的特性也比较独特,具有抗菌性、吸附性、生物相容性等多种特性,因此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非常高.近年来,以壳聚糖作为载体的药物,在稳定性、药效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也会更为广泛,也会成为药物制...  相似文献   
45.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3.0T MR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对T1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鼻咽镜活检病理证实的T1期鼻咽癌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行3D-ASL序列扫描,测量T1期鼻咽癌组肿瘤及健康对照组鼻咽黏膜的平均、最高及最低血流量(BF),比较两组的BF值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T1期鼻咽癌组肿瘤的平均、最高及最低BF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鼻咽黏膜[分别为(81.62±47.66)和(28.25±10.41) mL/100g/min、(145.39±106.22)和〖JP2〗(41.10±15.51)mL/100g/min、(62.92±41.13)和(19.01±6.79)mL/100g/min],〖J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均、最高及最低BF值鉴别T1期鼻咽癌组肿瘤与健康对照组鼻咽黏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0.951及0.918。以BF最高值>63.50mL/100g/min为阈值鉴别T1期鼻咽癌组肿瘤与健康对照组鼻咽黏膜,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31%、92.86%,92.31%、92.86%及92.59%。结论:3.0T MR 3D-ASL技术能够反映T1期鼻咽癌与健康对照组鼻咽黏膜的血流灌注差异,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急性胃炎患者在奥美拉唑药物应用基础上联用阿托品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急性胃炎患者,依据数字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丙二醛、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改善时间(2.13±0.39)d、上腹剧痛改善时间(1.23±0.31)d、恶心呕吐改善时间(1.07±0.21)d、住院时间(3.54±1.07)d均短于对照组的(3.94±0.48)、(3.29±1.02)、(2.59±0.40)、(5.95±1.8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β(IFN-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IL-6(36.03±2.97)μg/L、TNF-α(20.32±1.39)pg/L、IFN-β(38.12±2.96)ng/L...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双氢青蒿素片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 方法 采用岛津VP-ODS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 ℃. 结果 双氢青蒿素进样浓度在500.2~2 501.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25%(n=9). 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结果准确,适用于双氢青蒿素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测定肾骨颗粒中多种成分的含量,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滴定法、苯酚硫酸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比色法、古蔡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蓝分光光度法对肾骨颗粒中的醋酸钙、多糖、氨基酸、重金属、砷、铅、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肾骨颗粒中醋酸钙的含量为48.17%,多糖含量为2.14%, 氨基酸含量为3.32%,磷含量为2.4×10-6,重金属总量≤1.0×10-6,砷含量≤2.0×10-6,铅含量≤0.5×10-6。 结论肾骨颗粒营养成分含量高,有害成分含量很低,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家免在不同管电流条件下CT图像质量的差异,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低剂量扫描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适宜的管电流条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0只.对每只进行7次头颈部多层螺旋CT扫描,管电流分别为10mA、20mA、30mA、40mA、60mA、80mA、100mA。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资料进行双盲法评价,应用SPSS14.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管电流条件下,软组织、骨质、噪声、伪影显示情况备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100mA、80mA、60mA三组显示软组织边缘及内部细节较好,骨质显示较清晰,100%在3分以上。40mA和30mA组在软组织显示方面与60mA组无显著差异(P〉0.05),3分以上分别为9例(90%)和7例(70%)。20mA和10mA组有6例(60%)及9例(90%)软组织显示不佳。10mA~40mA各组对骨质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40mA和50mA组骨质评分分别育9例(90%)和8例(80%)在3分以上。20mA和10mA组分别有4例(40%)和6例(60%)骨质评价低于3分。30mA以上各组SD值均在5Hu以下,20mA和10mA组SD值均在5Hu以上。结论对于实验动物的头颈部低剂量扫描适宜条件为:软组织40mA,骨质30mA。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不同管电流条件下多层螺旋CT头颈部扫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低剂量扫描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适宜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随机选取头颈部CT扫描患者140例,男92例,女48例,年龄7岁~78岁,分7组,每组20例,管电流分别为150mA、120mA、90mA、60mA、40mA、30mA、20mA。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资料进行双盲法评价,应用SPSS 14.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条件下,软组织/病变、骨质、噪声、伪影及MPR备组有差异(P〈0.05)。150mA、120mA、90mA三组图像诸指标无差异(P〉0.05)。60mA~150mA各组对软组织/病变显示均在3分以上。40mA、30mA和20mA组分别有6例(30%)、13例(65%)及20例(100%)软组织/病变显示不佳。30mA~150mA各组对骨质显示较清晰,评分均为3分以上。60mA及以上各组SD值均在5Hu以下,40mA、30mA及20mA组SD值在5Hu以上分别为6例(30%)、20例(100%)、20例(100%)60mA~150mA各组MPR图像评分均在3分以上,40mA、30mk、20mA组MPR图像分别有6例(30%)、9例(45%)、20例(100%)影响诊断。结论头颈部低剂量扫描适宜条件为:软组织60mA,骨质30mA,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