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12.
13.
目的 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DLBCL患者,均采用CHOP类方案化疗,分析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总生存期。结果 120例DLBCL患者中HBsAg阳性41例(34.17%),HBsAg阴性79例(65.83%);HBsAg阳性组中位年龄为43岁,阴性组为55岁,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9)。HBsAg阳性组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5.90%,阴性组为25.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中位生存期为68.50个月,3年生存率为55.20%,其中HBsAg阳性组3年生存率为44.70%,中位生存期为29.80个月;HBsAg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61.00%,中位生存期未达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1.291,=0.265)。HBsAg阳性DLBCL患者伴与不伴肝功能损害对总生存无显著影响。结论 DLBCL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发病年龄较轻,但在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和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方面与非乙型肝炎携带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双膦酸盐的抗骨吸收机制研究比较明确,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标准药物.越来越多的体内外临床前实验表明,包括唑来膦酸在内的双膦酸盐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以及血管牛成、调节免疫等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与放化疗联合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HNE1及其耐药株HNE1/DDP的放射敏感性,探讨顺铂(DDP)对耐药株及其亲本细胞株放射增敏的差别,并初步研究吉西他滨对HNE1/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加药组,应用克隆形成方法,观察单纯照射和照射加药物(DDP或吉西他滨)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用Radiomed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作图.免疫组织化学、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法观察吉西他滨对耐药细胞株的影响.结果:DDP对HNE1和HNE1/DDP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01 5和0.941 8,而吉西他滨对HNE1/DDP的放射增敏比为1.379 1.吉西他滨作用后耐药细胞凋亡增加,bax表达上调,p53没有明显变化,药物作用前后Bcl-2表达均呈阴性,并且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结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HNE1对DDP和放射线没有交叉抵抗.DDP对HNE1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但是对HNE1/DDP无放射增敏作用,而吉西他滨对HNE1/DDP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吉西他滨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以及细胞p53、bax和Bcl-2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晚期大肠癌化学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身化疗能控制晚期大肠癌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5-氟尿嘧啶(5-FU)仍是大肠癌治疗的基本药物,其生化调节化疗方案优于单纯5-FU治疗,含有依林特肯或草酸铂的5-FU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大肠癌新的标准治疗方案;口服希罗达已证实至少能取得与静脉注射5-FU相同的疗效,但最佳化疗方案、给药方式仍有争论。  相似文献   
17.
三种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比较PF,BMP,ELFP三种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选择病理证实的晚期食管癌71例,分成3组,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PF,BMP,ELFP有效率(CR+PR)各为33%,64%,68.8%;按病变部位分析;ELFP对骨转移、原发灶、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有效率为50.0%-100.0%;BMP对骨转移,原发灶、肺转移、肝转移、淋巴结转移有效率为5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年龄≥65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年龄≥65岁的ⅢA~Ⅳ期NSCLC患者一线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中位化疗数为3个周期,共有53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41.5%(22/53),且疗效不受年龄影响(X^2=1.945,P=0.37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5个月;化疗相关血液毒性发生率高;多因素分析提示ECOG评分、远处器官转移数目、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一线含铂方案化疗具有较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化疗耐受性较差,合理选择患者是关键;ECOG评分差、多发远处器官转移患者难以从化疗中获益;而对于可耐受化疗患者,3—6周期化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本院2004—2008年住院恶性肿瘤的病种构成和病死率的分析,为防治恶性肿瘤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8年前10位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疾病构成及前5位恶性肿瘤病死率构成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住院患者人数和前10位恶性肿瘤构成及绝对数均有上升趋势。食管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和胃癌为近5年住院病种的前5位疾病,肺癌已于2008年跃居第2位;前五位恶性肿瘤病死率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肠癌。结论食管、鼻咽、肺、乳腺和胃癌是本院收治的常见肿瘤;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是常见肿瘤病死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鸿彪  林英城 《医学综述》2009,15(3):323-326
人参皂甙Rg3作为中药抗肿瘤药物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细胞黏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其抗肿瘤浸润、转移作用与人参皂甙Rg3抑制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有关。Rg3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