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44篇
  3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构建能够表达神经生长因子-β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为进一步包装腺相关病毒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高保真酶分别扩增pAAV-MCS的结构元件和pGenesil-1.1的功能元件,连人T-easy载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T4酶连接,得到含U6和CMV双启动子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pAAV-U6/CMV-EGFP;培养人MIApaca-2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得到人ngf-β基因,插入T-easy载体,得到T-easy-ngf-β;将ngf-β插入pAAV-U6/CMV-EGFP,构建ngf-β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结果酶切pAAV-U6/CMV-EGFP可见4250 bp、800 bp条带,质粒转染293细胞后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T-easy-ngf-β酶切可见3 kb、736 bp条带,测序显示基因序列正确;酶切pAAV-U6/CMV-ngf-β可见4300 bp、736 bp条带;质粒pAAV-U6/CMV-ngf-β测序显示载体中的基因序列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ngf-β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包装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腺相关病毒,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脊髓损伤的修复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2.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手段.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但却增加了患者精神压力,影响术后辅助治疗的正常进行[1].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的276例乳腺癌患者,对发生皮瓣缺血的56例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高压氧(hyperbraic oxygen, HBO)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1例特发性癫痫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10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进行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rs1544410)、FokI(rs2228570)、Cdx2(rs11568820)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BsmI与FokI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Cdx2位点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χ2=6.67,P=0.036),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该位点发生A/G变异,分布不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在Cdx2位点基因型与特发性癫痫关联性分析中,病例组中Cdx2位点AG基因型是特发性癫痫发病的危险因素(OR=2.222,95% CI:1.190~4.150,P=0.027)。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Cdx2位点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94.
95.
96.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D1(PKD1)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为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以PKD1为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影响。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析PKD1及CID755673干预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微血管和内皮细胞变化以及VEGF、KDR表达的影响。结果: EPCs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PKD1可明显上调EPCs中VEGF和KDR的表达水平。大鼠心肌梗死动物实验结果表明,PKD1干预后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较为有序,结构较为清晰,内皮细胞胞膜光滑、完整,周细胞可见,心肌组织中的VEGF和KDR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PKD1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VEGF介导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肌肉量?脂肪量?水分及基础代谢率?骨密度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身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仪等测定198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29例健康人身体组成并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体重?腹围?体质指数?全身脂肪量?躯干脂肪量?细胞内水?骨密度小于对照组(P < 0.05),细胞外水?基础代谢率大于对照组(P < 0.05)?不同体质指数及病理分期患者的脂肪量?细胞内水?细胞外水均存在着组间差异(P < 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身体组成变化明显,表现为脂肪减少?细胞内水减少?细胞外水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骨密度减低?  相似文献   
98.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酶消化胰腺本身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发生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肿瘤坏死因子(TNF—α)系由激活的巨噬单核细胞系统所产生的一种内源性调节因子 ,除可引起肿瘤细胞坏死外 ,还可介导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我们检测急性胰腺炎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A—α ,以观察其在该两种疾病中的变化。对象和方法 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 35例 ,其中男 15例 ,女 2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14例。两组年龄 2 5~ 6 5岁。正常人 30例 ,其中男 18例 ,…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组织学确诊率。方法使用日产OlympusBF-P30纤维支气管镜及配套穿刺针,采用针吸涂片和毛刷涂片进行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41例患者中针吸涂片确诊率为80.5%,刷检涂片确诊率为43.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纤支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0.
烟雾病(moya-moya)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表现为两侧颈内动脉末端逐渐缓慢狭窄和闭塞,由此导致大脑基底部侧支血管广泛扩张和增多,脑底出现异常毛细血管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磁共振成像(MRI)能无创、快速显示颈内及脑底动脉和脑内病变的异常表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