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44篇
  3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33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2006年12月至2010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3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19例,女14例,年龄4~16岁,平均11.6岁。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8.8个月,33例骨折均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优28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0.90%。并发症:骨折成角畸形5例,其中畸形愈合1例,钉尾激惹5例,患肢短缩2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前把握手术指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4-12在踝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下分别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68例。半腱肌腱组35例,异体肌腱组3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评分、IKDC评分、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结果 68例均获得13~38(22.7±5.2)个月随访。半腱肌腱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异体肌腱组,但在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方面优于异体肌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评分、IKDC评分、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均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临床中可根据患肢膝关节健康状况、运动期望值及经济承受能力综合分析,个体化选择移植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3D模式下辅助经皮固定骶髂螺钉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 年3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应用天玑II骨科手术机器人在3D模式下辅助行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1例患者根据手术日期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分为前、中、后期3组,将完成的第1至第10例设为前期组,第11至第20例设为中期组,第21至第31例为后期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骶髂螺钉位置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骨科手术机器人相关并发症。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平均手术时间随手术病例数增加而显著减少,其中前期组与中、后期平均手术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期组和后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78)。结论:天玑II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固定骶髂螺钉的学习曲线前期较为陡峭,开展10例后可趋于平稳。骨科手术机器人3D模式下辅助治疗骨盆后环骨折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可提高手术精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兔慢性颈脊髓压迫减压术后凋亡基因bcf-2和bax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兔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动物模型脊髓减压术后bcl-2和bax的表达,以期了解脊髓减压术治疗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作用机制。方法:21只患有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中国大白兔,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均为3分,随机分为两组:①减压组15只:退出螺钉进行减压。其中1只兔发生急性脊髓损伤,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降至1分,排除实验。②压迫组6只:不施行减压术。另取6只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健康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减压后第1,7,15,30,60天,观察减压术后脊髓的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脊髓减压术后凋亡细胞逐渐减少。脊髓减压术后第1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较减压前增多。减压后第7天,bcl-2阳性细胞明显增多,bax阳性细胞减少。减压后第15,30天和第60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逐渐减少。至减压后第60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脊髓减压术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总结中度低温短暂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缝合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成人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5例,鼻咽温降至33℃时,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4∶1高钾含血停跳液。继续降温至25~28℃,减低流量至5~10 ml/(kg.min),低流量时间2~5 min,于直视下行动脉导管缝合术。结果采用此种方法,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降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中度低温短暂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缝合术,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纤维桩修复失败的原因,指导临床使用,以提高纤维桩修复成功率。方法选择523颗纤维桩修复患牙中失败的27颗,通过临床与X线检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导致修复失败的原因中树脂核破坏11例;纤维桩折断4例;纤维桩松动、脱落12例。结论纤维桩修复失败的原因很多,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及临床操作过程中对于细节的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12月本院口腔修复科门诊牙体缺损患者96例148颗基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49例,年龄21~71岁。纳入标准:因各种原因致牙体缺损的后牙需作烤瓷溶附金属全冠修复者,基牙形态、位置、咬合关系正常,有龋坏、牙髓病、根尖周病者基牙均已作治疗。X线显示牙周、根尖周组织正常,根管充填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