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3 毫秒
51.
目的:检验个人意义清单简版(Personal Meaning Profile-B,PMP-B)中文修订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2份样本共1016名在校大学生,样本1(n=946)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使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C)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并检验同质性系数和合成信度;样本2(n=70)用于进行间隔3周的重测信度检验。结果:量表的二阶因子模型拟合良好(GFI=0.91,CFI=0.95,NNFI=0.94,RMSEA=0.07,SRMR=0.06),PMP-B得分与MLQ-C得分呈正相关(r=0.55,P0.01);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5,同质性系数为0.81,7个维度的合成信度为0.59~0.81。结论:个人意义清单简版中文修订版在大学生中的效度和信度较好,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优点、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腹,2例患者出现少量胆漏,经保守治疗4~5 d后胆漏停止,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的优点,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3.
浅谈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杨薇薇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工作者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问题。现在,我也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语文课的情感教...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我院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统计我院近3年治疗HBV的核苷类药物的用药总量、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数据。结果:我院治疗HBV的核苷类药物的用药频度和消耗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我院核苷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长期应用核苷类药物容易引起病毒耐药的发生,新型核苷类药物的不断出现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疗程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监测各组凝血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每日监测体温、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情况。结果经过2周治疗,两组显效率比较,研究组为82.5%,对照组为57.5%,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凝血指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PaO2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治愈天数为10.43±3.69d,对照组治愈天数为15.39±4.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或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疗效明显,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6.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ERCP技术的发展,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的应用取得较好疗效,但存在出血、穿孔、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因为其方法所致出血及穿孔的并发症少,并不完全破坏乳头肌的功能,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EST的不足,现就我院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TEN和HIF-1α表达情况,揭示抑癌基因PTEN的丢失可以激活HIF-1α表达,并显示PTEN和HIF-1α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行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上皮性卵巢癌、17例正常卵巢组织和1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结果 PTEN在正常卵巢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在高分化卵巢癌中有少量表达,而在中低分化卵巢癌中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HIF-1α在正常卵巢或卵巢上皮性交界瘤中无表达,而在高分化卵巢癌中有少量表达,中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多.PTEN和HIF-1α与卵巢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有明显关系.结论 PTEN表达缺失而HIF-1α表达明显增强,在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推测PTEN表达的缺失诱导了HIF-1α的表达,二者在恶性卵巢癌的肿瘤形成和预后判断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胃复春对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CAG病人126例,随机分为2组:胃复春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治疗开始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或痢特灵、甲硝唑)、胶体果胶铋、吗丁啉口服2周停药。继之,胃复春组:胃复春4片,1日3次口服,3个月1疗程。对照组:黏膜保护剂或/及抗酸药磷酸铝 吗丁啉口服2周停药。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病理组织学改善率、积分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率。结果:从改善胃黏膜萎缩程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方面,胃复春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改善率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胃复春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胃复春在改善CAG胃黏膜萎缩程度,对CAG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COPD患者80例,其中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患者40例作为AECOPD组,稳定期COPD(SCOPD)患者40例作为SCOPD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25(OH)D和TNF-α水平,免疫层析法测定CRP水平。比较3组对象肺功能指标、25(OH)D、TNF-α及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COPD组和SCOPD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和25(OH)D水平均降低,CRP和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COPD组相比,AECOPD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和25(OH)D水平均降低,CRP和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FEV1/预计值及FEV1/FVC均呈正相关(r=0.532和0.638,均P<0.05),与TNF-α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0.693和-0.522,均P<0.05)。结论血清25(OH)D通过影响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参与其发生、发展,其水平与疾病的进展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发生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病历信息以及临床处理成效,为安全有效使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2020年12月280例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采用Naranjo''s量化评分表判断伏立康唑相关药物不良反应,NCI-CTCAE标准评价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同时总结归纳发生不良反应后临床主要处理措施及转归。结果 共5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未见危及生命不良反应,中位谷浓度3.80(1.80,5.93)μg·mL-1。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视觉障碍,谷浓度分别为(5.17±3.39),(4.45±3.74)和(4.21±3.01)μg·mL-1。发生不良反应者谷浓度高于未发生者(P<0.05),同时两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肝毒性者谷浓度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者(P<0.05)。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主要为根据患者NCI分级和谷浓度,分别选择终止伏立康唑治疗、对症治疗、减量50%等。最终,51例患者经处理后转归良好。结论 伏立康唑不良反应不受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和感染部位影响,但谷浓度高者更易发生。为保证安全用药,可尝试将4 μg·mL-1作为谷浓度上限;处理不良反应时需要考虑谷浓度和NCI分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