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勇  谢辉  徐荣明  杨立峰 《中国骨伤》2005,18(3):170-171
髋臼骨折系人体最深在的大关节内骨折。若行保守治疗,髋关节头臼的解剖关系难以复位;而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确定,术后并发症较多。而复杂髋臼骨折(complex acetabular fracture,CAF)是导致髋关节对应关系改变、头臼吻合机制紊乱的严重损伤。近年来,随着开放复位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成熟,髋臼骨折的远期疗效有了显著提高。有资料统计,其满意率为74%~90%。wright等证实,应用手术治疗CAF使其达到解剖复位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如何提高CAF疗效,仍是临床上须重点研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我乡卫生所2000年6月~2005年10月收治的56例恙虫病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今后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年多来收治的56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职业、治疗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6例恙虫病患者均有发热、焦痂或溃疡。焦痂或溃疡1处者93%,2处者78%。淋巴结肿大93%,皮疹57%,脾肿大46%,肝肿27%,结膜充血45%。结论:要根据恙虫病临床表现特征及早诊治,减少误诊和漏诊。氯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加强灭鼠,消灭恙螨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恙虫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自体骨植骨治疗非感染性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疗效。方法对16例非感染性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患者,拆除原内固定、凿除增生骨痂、去除死骨,行双钢板固定和自体骨植骨治疗;术后行主、被动上肢各关节运动。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12~26(14.5±6.8)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7(3.8±1.2)个月。1例患者术后发生桡神经牵拉损伤,未作特殊处理,3个月后功能恢复;其他病例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3例,中1例;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90分13例,80~90分3例。结论双钢板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非感染性骨不愈合,固定牢靠,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采用。  相似文献   
84.
杨立峰 《山西中医》2004,20(4):42-43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方法 :在常规毫针针刺基础上 ,配合火针治疗 10 9例。结果 :治疗组痊愈 77例 ,显效 2 3例 ,好转 9例 ,全部有效 ;对照组痊愈 32例 ,显效 2 5例 ,好转 33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为 94 .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3.88,P <0 .0 5 )。结论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比持续负压引流与传统换药方法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皮肤脱套伤患者随机分为持续负压引流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持续负压引流组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术,5~7d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换药技术,常规清创后,定期换药,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应用植皮或局部转移皮瓣方法覆盖外露创面,观察比较两组创面清洁时间及住院时间,愈后疗效评价。结果:持续负压引流组创面清洁时间为(8.0±1.94)d,住院时间为(19.7±8.75)d,均较传统换药时间短,疗效满意。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脱套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6.
口腔组织补片置入拔牙创预防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估口腔组织补片局部应用对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 200例拔除阻生牙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在牙拔除术后,甲组向牙槽窝中置入口腔组织补片,乙组为空白对照。术后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乙两组干槽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1%、8%,甲组无拔牙术后出血发生,乙组为 6%。甲组与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组织补片的局部应用对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寻找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47例,均接受最大程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失效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7例,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90例.对90例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09年9月30日.将内分泌治疗前基线血清PSA、Gleason评分(GS)、临床分期、去势方案、抗雄激素药物方案、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血清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AIPC时PSA速率(PSAV)、进展为AIPC时PSA倍增时间(PSADT)、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进展为AIPC时年龄、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作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87例,其中有效17例(19.5%),无效70例(80.5%).至末次随访时,失效14例,仍有效3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中位有效时间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33)、进展为AIPC时PSADT(P=0.009)和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P=0.002)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42)和PSADT(P=0.036)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进展为AIPC时PSAV和PSADT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8.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 或睡眠不深,或睡眠时间不足,严重时则以彻底不眠 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自2001-2005年3月,采 用电针安眠穴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 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我科针灸门诊患者,其中男17 例,女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 半月,最长6年;40例中有1例未服镇静安神药,其 余患者都间断或天天服用此类药物维持睡眠。  相似文献   
89.
目的实现直肠癌靶区和正常组织的自动勾画,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架构神经网络,学习并实现自动勾画,比较自动勾画与人工勾画的差异。结果21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为190例训练集,20例验证集。测量单个患者完整勾画耗时约10s,CTV的平均Dice为0.87±0.04,其余正常组织的平均Dice均>0.8,CTV的HD指数为25.33±16.05,MDA指数为3.07±1.49,JSC指数为0.77±0.07。结论使用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实现直肠癌靶区的自动勾画,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0.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寻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预测因子. 方法 1996年12月至2008年3月收治前列腺癌患者820例,其中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64例,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并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364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间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4(3~135)个月.患者随访期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250例.对364例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结果 364例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98%(357/36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0(1~11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39%、27%.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基线PSA>20 nglml(HR 2.279,95%CI 1.239~4.190)、临床分期(HR 6.879,95%CI 2.480~19.083)、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1 ng/ml(HR 6.838,95%CI 4.263~10.967)和达到PSA最低值时间≤5个月(HR 0.366,95%CI 0.236~0.570)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不良预后因素. 结论 基线PSA、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和达到PSA最低值时间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