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采用无同定缝线进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43例(59眼),采用表麻下无固定缝线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第2天常规典必舒滴眼、阿托品散瞳,根据前房以及眼压情况选择合适时机拆除可调缝线。结果术后滤泡情况:根据Kronfeld的滤过泡分型术后随访1a,Ⅰ型滤泡6眼占10.20%,Ⅱ型滤泡共50眼占84.75%,Ⅲ型滤泡共3眼占5.08%,未见有Ⅳ型滤泡。术后前房情况:术后1周内出现浅前房者6眼,按照Spaeth的分类方法,5眼为Ⅰ级,1眼为Ⅱ级,未见Ⅲ级浅前房者,经过加压包扎,阿托品散瞳后,一般2~4d均形成前房。术后眼压情况:术后1周眼压在8~16mmHg者51眼占86.44%,16~21mmHg者8眼占13.56%。随访1a,眼压在8~16mmHg者43眼占72.88%,16~21mmHg者14眼占23.73%,高于21mmHg者有2眼占3.39%。结论表麻下无固定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压,避免并发症及形成有效的功能性滤过泡。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眼挫伤眼底改变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表现.方法 对268例(339只眼)眼挫伤经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及FFA检查.结果 眼挫伤视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视神经受损,常见的有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出血、黄斑裂孔、脉络膜破裂、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视神经损伤.其中以视网膜震荡多见.结论 对于眼挫伤患者,只要屈光间质清晰,都应检查眼底,行FFA检查,以判断眼底病损伤部位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3.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门诊患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列第二。女性儿童中约3%发生过尿路感染,成年女性中约20%有尿路感染史,女性与男性之比为8:1。国外报道尿路感染约占医院内感染的40%。大部分发生在保留导尿管患者。 尿路感染——难言之隐 由尿路感染引发的尿频、尿急、排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据了解有些顽固性尿路感染患者每天排尿次数超过70次,每小时平均排尿3次。频繁的排尿不仅患者自身得不到休息,也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24.
脑脊液的检查对及时、准确的诊断和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多数医院仍在显微镜下用计数盘计数,这种方法不仅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费时,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因素比较多,难以满足急诊的需要.本文为探讨能否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35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细胞数分析,并与显微镜下计数结果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角膜共焦显微镜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角膜组织形态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配戴角膜塑形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40例(40只眼),佩戴框架眼镜且从未佩戴过隐形眼镜者10例做为对照。对照组为G1;G2为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时间长度为6个月至1年以内者;G3为1年至3年以内者;G4为3年至5年以内者;5年以上者为G5,每一组均为10例20只眼。采用Confoscan-4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全角膜,记录角膜中央及角膜边缘Langerhans细胞、角膜上皮层、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基质细胞及角膜内皮数。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佩戴时间的延长,四组患者的角膜中央及角膜边缘Langerhans细胞的细胞密度均逐渐增多;角膜上皮层逐渐变薄;角膜全层厚度逐渐下降;后基质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无改变,但角膜多形性内皮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而异型性内皮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结论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所引起的角膜慢性缺氧可能是导致上述的角膜各层变化的主要原因,但5年后基本可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为指导患者用眼以及临床医师如何合理应用角膜塑形镜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深入分析肾内科住院病患产生真菌感染的表现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418例,其中有13例病患在住院期间产生深度真菌感染,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外将13例住院期间没有产生真菌感染的病患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对比发现,研究组中病患患有糖尿病的比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糖皮质激素使用量、透析例数等都比对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研究组中病患的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都比对照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我院肾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易产生深度真菌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诱发深度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抗菌药物使用较频繁、年龄大、营养不良、糖皮质激素、透析、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27.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KIR)主要表达于 NK 细胞和部分 T 细胞表面,属于免疫球蛋白样超家族的一系列分子,能够与靶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I 类分子相互作用,具有高度多态性,对于调控 NK 细胞和 T 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 KIR 基因多态性与几种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 angioplasty,SLT)治疗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单纯用药眼压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早期POAG42例81只眼。观察SLT治疗后12个月的眼压变化。结果术前、术后2,24 h,1周及1、3、6和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9.93±4.57)、(24.01±5.13)、(19.86±5.19)、(17.57±3.43)、(14.21±3.09)、(13.64±2.95)、(13.96±3.18)和(14.10±3.17)mmHg。结论 SLT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POAG的眼压,具有损伤小和可重复的优点,可用于治疗早期开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环喷托酯与托吡卡胺、阿托品凝胶三种散瞳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屈光不正患者300例(600眼)。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托吡卡胺组、阿托品组、环喷托酯组,每组100例,3组屈光状态为近视50例,远视50例。托吡卡胺组和环喷托酯组分别采用1%托吡卡胺滴眼液及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每次1滴,每隔5min滴1次,托吡卡胺组共滴4次,环喷托酯组共滴3次,最后一次点眼后40min检影,记录屈光度,24h后复验,记录屈光度;阿托品组采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3次/d,每次1滴,连点3d,连用3d后检影验光,记录屈光度,3周后复验记录屈光度。结果近视患者中,3组散瞳及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患者中,托吡卡胺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喷托酯具有充分睫状肌麻痹和快速反应、恢复及时的特点,可做为眼科临床散瞳及屈光检查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不一 ,某些病例缺乏典型症状体征易误诊。我院 1993年 10月~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甲亢 2 7例 ,其中 2 1例误诊 ,误诊率 77 8%。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中 ,男 7例 ,女 14例 ;年龄15~ 78岁 ,平均 35岁。病程最短半个月 ,最长 2年。1 2 症状体征 表现为多食、消瘦、怕热、易激动、失眠14例 ,活动后心慌、气短 4例 ,发作性胸闷、憋气、胸痛、呼吸困难 6例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 2例 ,反复出现双下肢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