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错构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发病年龄42~52岁,平均48岁,病程2 d~15年不等,均为无痛性肿块,其中1例15年来逐渐增大,挤压双乳后有乳汁分泌.8例中椭圆形5例,圆形3例,直径4~10 cm不等.混合型5例,脂肪型2例,致密型1例.MRI表现为T1WI、T2W SPIR高低混杂信号影,即肿块内混杂的成熟脂肪组织和纤维腺体组织,2种成分按不同比例相间分布,边界清,均可见完整的包膜.动态增强后纤维腺体成分呈渐进性强化,强化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结论 明确的脂肪成分与纤维腺体组织不同比例混合的混杂信号及完整的包膜是乳腺错构瘤MRI特征性表现,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1 995年购买的一台PHILIPSD 93DSIX线机 ,主要用于胃肠双重造影及介入治疗。该机使用数字成像技术 ,可调节图像黑白度、对比度 ,图像清晰。每秒 4幅可连续拍摄 ,便于动态观察。与之相配又购买了Kodak激光相机。在1 4″× 1 7″胶片上 ,可拍摄 1~ 35幅不等的图像。一般做一个胃肠只需一张胶片 ,减少了成本。但是该机没有测量长度的标尺 ,遇有病变的患者 ,只好在其身旁放置一根粘有铅号码的标尺棒 ,或到岛津机上再次点片 ,甚为不便。为此 ,我们设计了类似于CT片上的标尺 ,方便实用。方法 :在塑料尺上的相应刻度上 ,每厘米处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凹陷型锁骨菱形窝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对8例(9处)锁骨菱形窝行CT检查,其中1例合并MRI检查;8例均为男性,年龄17~70岁,平均42.5岁。CT均行MPR重建,分别测量病变与锁骨内侧端的距离、病灶大小,同时对缺损区部位、形态、边缘评估。结果:所有骨质缺损区距锁骨内侧端2 cm内,平均1.3 cm;病灶大小1.05~3.45 cm,平均2.18 cm。8例9处均位于锁骨内侧端后、下缘,右侧5处、左侧4处,其中1例双侧。骨质缺损区内侧端的形态:7处呈"鱼钩征"改变,2处骨质缺损区较小,未出现"鱼钩征"改变。9处后缘皮质线均局限有缺如,近髓腔均有完整硬化边;7处见缺损区较规则条状软组织伸入,2处骨质缺损区较小,未明确显示条状软组织伸入。结论:凹陷型锁骨菱形窝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该变异的正确诊断及鉴别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简称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Seld inger技术,对2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UAE)。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将4F Cobra导管超选择性插入两侧子宫动脉,造影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后,经导管注入海藻酸钠微球混合庆大霉素及先锋霉素。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插管成功,术后1、3、6个月经B超复查,肌瘤分别平均缩小37.0%、56.2%及60.0%;有2例肌瘤消失,1例黏膜下肌瘤坏死后经阴道排出。痛经者术后症状消失,月经增多及经期延长者术后3月后均恢复正常。本组病例均无闭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植物性胃石症临床X线诊断与消溶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性胃石症在南方较为少见 ,笔者遇到 12例 ,通过X线钡餐检查确诊后用药物消溶治疗 ,经复查与随访疗效良好。现就植物性胃石症的临床X线表现和消溶治疗方法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1~ 84岁 ,平均 38岁。全部病例均以上消化道症状来院诊治 ,通过X线钡餐检查确诊。12例均有食柿子、山楂史。食量在 2 5 0~ 5 0 0g以上 ,最多者一次食鲜山楂约 75 0g。大部分在食后当日至 3天后出现症状。患者均有上腹饱胀、反酸、呃逆及不同程度疼痛与食欲减退 ,3例食后有呕吐。查体时 5例上腹部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