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开展选择性的胆道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术中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LC1226例,术中胆道造影96例,造影成功92例,成功率为95.8%。术中发现胆管结石6例,胆道解剖异常2例,发现右副肝管1例,Mrizzi综合征1例,胆总管损伤1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显影清晰,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的残余率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LC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老年人因缺牙后引起颞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特点及正确修复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缺牙伴TMD患者进行、咬合、曲度、关系、垂直距离等检查分析;针对缺牙后的不同情况及咬合关系,采取调、重建,正确垂直距离恢复、义齿修复等措施进行临床修复治疗。结果缺牙修复治疗3~6个月内36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1年后全部显效。结论正确的调,及时缺牙修复,重建咬合和符合生理运动的曲线是治疗缺牙患者TMD的关键方法,也是预防老年人TM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
医疗卡是部队官兵就诊的信息载体,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军队医疗卡制度不断完善,对节约卫生资源、简化就医流程、健全健康档案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医疗卡在申请办理过程中制作周期较长、监管渠道单一、工作缺乏连贯性等原因,导致了体系医院在审核办理医疗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早孕期胎儿NT检查时,发现NT增厚(NT值≥3.0 mm)的1 261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胎儿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单纯组(n=1 017,单纯NT增厚胎儿)和合并组(n=244,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胎儿)。其中,1 164例胎儿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以明确胎儿染色体病发生情况,按照其分属的单纯组与合并组,将其分别纳入单纯亚组(n=965)与合并亚组(n=199)。对单纯亚组及合并亚组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以及这2个亚组胎儿不同NT值范围的染色体病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 结果①合并组244例胎儿中,合并的其他结构畸形前3位依次为:囊性淋巴管瘤45例(18.4%)、心脏发育畸形44例(18.0%)及脐膨出23例(9.4%)。②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合并亚组胎儿染色体病发生率为52.8%(105/199),显著高于单纯亚组的16.9%(163/965),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00,P<0.001)。③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合并亚组胎儿,NT值范围分别为3.0~3.9 mm、4.0~4.9 mm、5.0~5.9 mm、≥6.0 mm的染色体病发生率分别为34.8%、60.9%、56.3%、67.3%,均分别高于单纯亚组胎儿的10.8%、20.9%、31.4%、42.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00、P<0.001, χ2=29.453、P<0.001,χ2=5.676、P=0.028,χ2=6.854、P=0.014)。 结论早孕期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胎儿,或者NT值≥6.0 mm胎儿,其发生染色体病的风险均较大。早孕期发现胎儿NT增厚时,应进行胎儿心脏结构筛查。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小檗碱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血糖(FBG、2 hPPG、HbA1c)、血脂(TC、LDL-C)、BMI、氧化应激产物(8-OHdG、MDA、SOD)、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6)的变化情况,并分析HbA1c与氧化应激产物(8-OHdG、MDA、SOD)、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6)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PPG、HbA1c、TC、LDL-C、BMI、8-OHdG、MDA、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OD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8-OHdG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盐酸小檗碱片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体质量,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8-OHdG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6.
对收治的254例大肠癌分析,发现近年来大肠癌发病年龄高峰推迟,女性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大肠癌分布的位置以直肠最多。强调了重视临床表现,常规行肛诊,便潜血检查,必要时行结肠镜,有条件者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大肠癌的诊治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近端形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重建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单侧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侧别和骨盆正位DR平片。其中男69例,女62例;左髋57例,右髋74例;年龄25~89岁,平均62岁。诊断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3例。采用股骨皮质指数(femoral cortical index,FCI)作为股骨近端形态分型的参考标准,通过术前术后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双侧下肢长度差。根据FCI进行分组:0.6为Dorr A组,0.5~0.6为Dorr B组,0.5为Dorr C组,明确股骨近端形态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关系。结果:术后FCI为0.56±0.08,LLD中位数为5.10 mm(IQR-1.00~8.80 mm)。按FCI水平分为3组,各组间性别、年龄、侧别、诊断、术中骨折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CI0.6时,术后LLD为6.30 mm(IQR 1.00~10.95 mm);FCI在0.5~0.6时,术后LLD为5.85 mm(IQR-0.55~8.90 mm);FCI0.5时,术后LLD为1.95 mm(IQR-2.50~6.68 mm)。不同股骨近端形态下的LLD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FCI增加患侧术后下肢延长的风险,低FCI使患侧术后下肢延长的风险较小。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术前评估患者股骨近端形状,提前告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双下肢腿长的可能变化风险。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鼻窦CT测量在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REAH)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REAH患者54例为REAH组;选取同期住院经术后病理诊断鼻息肉的70例患者为NPS组;选取门诊以鼻中隔偏曲症状就诊、查鼻窦CT未见异常的70例成年人为Normal组。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的嗅裂前区顶部宽度、嗅裂前区宽度、前鼻腔总横径、中鼻甲间距离、嗅裂后区宽度、后鼻腔总横径,计算嗅裂前区宽度/前鼻腔总横径、嗅裂后区宽度/后鼻腔总横径、嗅裂前区顶部宽度/中鼻甲间距离的比值。结果三组患者的前鼻腔总横径、后鼻腔总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S组的中鼻甲间距离显著小于REAH组、Norm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EAH组与Norm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H组的嗅裂前区宽度、嗅裂后区宽度、嗅裂前区顶部宽度、嗅裂前区宽度/前鼻腔总横径、嗅裂后区宽度/后鼻腔总横径显著高于NPS组和Norm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PS组与Norm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rmal组的嗅裂前区顶部宽度/中鼻甲间距离显著小于REAH组及N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EAH组与N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示,嗅裂前区宽度和嗅裂前区宽度/前鼻腔总横径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大,且这两个指标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嗅裂前区宽度取值0.78 cm或嗅裂前区宽度/前鼻腔总横径取值0.30,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鼻窦CT测量为REAH术前诊断提供帮助,嗅裂前区宽度≥0.78 cm或嗅裂前区宽度/前鼻腔总横径≥0.30是鉴别REAH和鼻息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基于数据整合研究(处方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探讨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组方规律、作用靶点和潜在机制。方法基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建立“慢 性萎缩性胃炎处方用药”数据库,以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系统聚类探讨处方核心药团和聚类新方;网络药理 学分析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核心基因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验证核心药靶结合的稳定 性。结果纳入129 张处方,162 味中药,用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多入肺脾胃经;核心药团为黄芩、半 夏、甘草,聚类为类小柴胡汤等5 种新方。核心药团共98 个活性成分,作用的54 个主要靶点富集到脂多糖反 应、PI3K-Akt 等1 904 个生物过程与319 条信号通路。核心药团主要成分槲皮素、黄芩素、豆甾醇与关键靶 点PTGS2 经分子对接及动力学分析显示均稳定结合。结论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辛苦、寒温并 举,善用黄芩、半夏、甘草与柴胡等组成类小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不利证;并拟三白汤诸方健脾温阳降逆、 行气利湿除痞。核心药团主要成分与PTGS2 等关键靶点稳定结合,多途径协同调控胃黏膜增殖、凋亡等相关 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高血压患者病程和动脉僵硬度及靶器官损害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病程和动脉僵硬度及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按高血压病程5年以内(Ⅰ组)、5。10年(Ⅱ组)、10年以上(Ⅲ组)分为三组,进行臂-踝脉搏传导速(baPWV)、超声心动图、24h心电图及相关检查分析病程和动脉僵硬度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baPWVⅠ组、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靶器官损害Ⅰ组、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加,动脉僵硬度及靶器官损害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