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31.
近几年来 ,体表胃肠电的频率变化规律正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及临床上 ,胃电频谱是体表胃肠电图经过傅立叶变换后 ,产生不同频率段的胃电功率谱 ,它真实体现体表胃肠电各个频率段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本文以胃电频谱为指标 ,观察摄入奶油及针刺足三里后胃电频谱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针刺对足三里效应的影响 ,为利用胃电频谱这一指标观察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打下基础。1 实验方法1.1 观察对象及记录方法17名健康成人 ,男 14人 ,女 3人 ;年龄 2 1~ 38岁。实验仪器采用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研制的“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只采用其中的 A…  相似文献   
32.
肺部疾病患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在肺部疾患,尤其是一侧肺部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观察双侧肺经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以及双侧肺俞穴皮温之间的差异,探讨肺部疾患与肺经IRRTM及肺俞穴皮温间的内在联系。结果:①15例患者中背部肺俞穴都不同程度出现温度升高,而且左右温度不对称。肺部病变严重的肺俞穴的温度也较高。②15例肺部疾病患者双侧上肢几乎均可以观察到不同长度肺经的IRRTM,其长度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肺部病变严重者,沿该侧肺经的IRRTM也较长。结论:当肺部发生病变时,在相应的体表如肺俞穴、肺经的IRRTM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左右侧肺经IRRTM的长短,左右侧肺俞穴温度的差异与左右侧肺部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体现了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检测颈型颈椎病患者位于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穴位/部位的压痛阈并与自身及健康受试者对比,定位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方法 采用数显机械压力测痛仪分别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名的督脉和膀胱经颈、背段循行路线上的穴位/部位进行压痛阈测定,通过与自身非敏化部位、健康组相应部位的对比来确定压痛敏化穴位。结果 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部位的定位分别为膀胱经颈段第二侧线的C1 ~ C5棘突下水平位置、第一侧线的C3 ~ C5棘突下水平位置和督脉颈段的C3棘突下水平位置;精选最优与次优的敏化穴位/部位分别为膀胱经颈段第一、二侧线的C3和C4棘突下水平和督脉颈段的C3棘突下水平位置。督脉和膀胱经背段未探及压痛敏化穴位/部位。结论 颈型颈椎病患者督脉和膀胱经颈项段存在与之相关的压痛敏化穴位/部位,其定位可为针灸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精确取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比观察单一病位的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复合病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特异性压痛反应定位的差异及其规律性。方法 采用指压按诊的方法观察受试者督身柱(T3)-L3各棘突下压痛反应的出现率和分布规律。结果 21例胃溃疡、13例胃炎和3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督脉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胃溃疡与胃炎患者的脊柱各节段水平压痛反应出现率极为相似(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8,显著性检验为P<0.01),出现率90%以上的督脉穴位均为神道(T5)和灵台(T6);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出现率90%以上的为T8和筋缩(T9)。结论 胃溃疡与胃炎在督脉背段压痛反应的特异性定位相同,但与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提示单一病位与复合病位的疾病相应的穴位特异性定位不同。神道穴和灵台穴为针灸诊疗胃溃疡与胃炎的特异性穴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