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415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88篇
  4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发展以及不同抗病毒治疗的关系.方法:采集71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抗凝,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使之发育成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其中57例HBV-DNA阳性患者,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或α-干扰素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携带者DC上CD1a(13.97±5.22和11.28±5.70 vs 27.25±4.32)%以及CD86(57.27±12.57和32.94±11.37 vs 82.12±13.54)%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比较血清HBV-DNA载量与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发现DNA阴性组DC上CD1a、CD40、CD80和CD86的表达均比DNA阳性组高,但只有CD86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别(P<0.05).此外,57例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治疗组CD40的表达(66.40±7.85 vs 43.48±7.93)%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而α-干扰素治疗组,CD40的表达(78.71±6.31)%高于治疗前水平外,CD86的表达(87.47±16.07 vs 44.18±10.07)%也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DC功能缺陷密切相关,血清中HBV-DNA载量越高,DC功能的缺陷越明显.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均能使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促使DC成熟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2.
甲状腺肿瘤发生率较高,以良性肿瘤为常见,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989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彩超引导自动活检1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开始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法进行组织学活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大豆皂甙(Total Soysaponin,TS)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其分子主要由低聚糖与齐墩果稀三萜连接而成,成分主要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1]。目前有关TS对细胞生物活性、降血脂、抗血小板集聚及抗氧化的影响研究较多,已证实TS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肿瘤细胞免疫对肿瘤有间接抑制作用[2],有研究表明[3、4]TS可抑制S180、YAC-1、P815细胞的 DNA合成,并对 K562及 YAC-1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本文进一步证实了TS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DNA合成的…  相似文献   
25.
血液透析与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有效地,迅速地抢救急性酒中毒病人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选择17例重度与中度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分为2组,分别采用血液透析或纳洛酮注射治疗。结果;血液透析与纳洛酮在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开支方面,明显的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血液透析与纳洛酮是抢救重度,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之一 ,手术是唯一疗效肯定的方法。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我科采用GORE- TEX软组织补片 (Mycro Mesh美国戈尔公司产品 ) ,对 93例腹股沟疝患者行修补术 ,术后经随访3个月~ 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3例中 ,男 90例 (96侧 ) ,女 3例 (3侧 ) ;年龄 2 0~ 82岁 ,平均 6 2岁 ;腹股沟疝中 ,斜疝 86例 ,直疝 7例。其中双侧斜疝 6例、术后复发疝15例、嵌顿疝急诊手术 2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切口(复发疝取原手术切口 ) ,游离疝囊、精索及疝囊高…  相似文献   
27.
蜂胶生理活性与药理作用研究浅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受到了医药卫生和食品界的关注。在畜牧兽医、植物保护、水产品加工和日用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应用。蜂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一种新型、天然的保健品。对蜂胶的化学组成、生物药理效应、临床各科应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发展蜂医学,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毒副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组 71例骨转移癌患者 ,分别给予帕米膦酸二钠、153Sm -EDTMP以及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 ,对照并观察止痛效果及毒性。结果 帕米膦酸二钠、153Sm -EDTMP以及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67%、67%和 88 5 % ,P >0 .0 5 ,提示全组差异无显著性 ,但以 χ2 分割法检验则联合组与其它单用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甘草中微量铜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赵红 《中药材》1998,21(8):407-407
甘草为豆科植物,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之功效。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可提高血红蛋白的功效。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铜的含量。  相似文献   
30.
李锐  廖雪贞 《中成药》1998,20(11):33-37
采用水迷宫法、穿梭箱法、避暗法、跳台法观察了生命1号对小鼠学习、记忆、巩固的影响。灌胃给生命1号可改善东莨菪碱、樟柳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生命1号能明显提高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显著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促进T淋巴细胞的转化。除此之外,还能明显地增加阳虚大鼠股骨的重量、长度、直径及皮质厚度;提高血清钙、磷水平;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