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技术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访者10例,根据复位方式的区别,将其分为双反牵引复位组与牵引床复位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7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7.5%,平均随访14个月。男性3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3.8±0.5)岁。双反牵引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76±11)min,(80±90)ml,(12±3)min,(20±2)次]少于牵引床组[(85±13)min,(100±104)ml,(25±3)min,(2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43;t=-1.773,P=0.037;t=1.362, P=0.041;t=-2.757,P=0.035),双反牵引复位组术后1、3个月患侧髋、膝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牵引床复位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髋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反牵引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复位质量高,对周围组织血运保护好、时间短、康复快,近期疗效优。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基于"久病血瘀、瘀毒损络"病机下化瘀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麻仁润肠丸,治疗组应用化瘀通便汤,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相关胃肠激素表达水平、排便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说明治疗组方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相关胃肠激素表达水平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P物质(SP)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血管活性肠肽(VIP)、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及神经肽Y(NPY)降低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排便症状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方案在中医疗效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便汤针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起到活血化瘀、解毒通络的作用,促进血清相关物质表达水平趋于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肝脂肪瘤1例     
女性,46岁,因右上腹进行性胀痛半年于1999年3月2日入院。既往无肝炎、外伤及血吸虫等病史,结婚20年未服用任何避孕药物。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轻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莫非氏征(-)。右肋缘下未触及肝胆,肝区轻叩痛,肝界不大,无移动性浊音。化验:肝功能正常,HBsAg(-),AFP8.8ug/L,血WBC5.5×109/L,RBC4.2×1012/L。B超示:肝脏正常大小,右肝见3cm×2.5cm稍强回声,边界清楚,提示“肝血管瘤”,CT:肝右后叶下段见一不规则低密度影像,约3.2cm×2.7cm大小,CT值-64Hu,密度均匀,边界清,…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比较生长抑素、奥曲肽与常规方法治疗胃肠瘘和胰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胃肠瘘和胰瘘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24例给予生长抑素6 mg/d静滴,B组21例每天3次皮下注射奥曲肽100μg次/,C组19例仅仅接受一般常规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 A组瘘闭合率为83%,B组为76%,C组为37%,C组与A组和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B组和C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7.2±10.4)d、(26.7±14.8)d和(29.4±15.3)d,C组与A组和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长抑素和奥曲肽治疗胃肠瘘和胰瘘可提高瘘的闭合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胃肠瘘和胰瘘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6.
心肌钙蛋白Ⅰ对判定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心肌钙蛋白I(cTnI)观察86例心肌炎患者,并对其预后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1996年12月一1999年4月,我们共收治96例心肌炎患者,其中9例cTnI阴性,1例于1周内死亡,均排除在该资料以外。观察的86例,男41例,女45例,年龄14-49岁,平均年龄3213.对岁。心肌炎的诊断标准[1]参照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2方法患者住院后当日测cTnI,治疗1个月后复查CTnl,并同时行二维超声心…  相似文献   
67.
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从重视理论教学、优化实验教学和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等方面,对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了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术前抑郁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术后满意度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单节段LSS患者12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抑郁自...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的80例肛肠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熏洗坐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2 d、3 d以及6 d后的创面水肿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过治疗后,其创面水肿、疼痛程度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肛肠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情况,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急性砷暴露小鼠脾脏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及其下游血红素单加氧酶-1(HO-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蛋白的表达。方法将48只健康8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5、10、20 mg/kg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12只。给予小鼠一次性灌胃亚砷酸钠24 h后,测定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Nrf2、HO-1和GS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小鼠脾组织中MDA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g/kg亚砷酸钠染毒组小鼠脾组织中SOD活力和10、20 mg/kg亚砷酸钠染毒组小鼠脾组织中GSH-Px活力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脾组织中SOD和GSH-Px活力均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小鼠脾组织中HO-1和GSTO1/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10、20 mg/kg亚砷酸钠染毒组小鼠脾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脾组织中Nrf2、HO-1和GSTO1/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急性砷暴露在导致小鼠脾脏发生氧化损伤的同时,能够活化Nrf2信号通路,诱导下游抗氧化相关酶类蛋白表达,这可能是砷暴露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防御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