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4例主动脉夹层和(或)真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StanfordB型23例,4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真性动脉瘤1例。全组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植入行隔绝术。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出现内漏外,其余患者带膜支架植入后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20个月,24例均经螺旋CT增强扫描和5例DSA复查,证实无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原2例内漏患者术后2个月后复查DSA,内漏均消失。结论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胸主动脉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和生存率高的优点,尤其在亚急性期或慢性期的夹层动脉瘤均应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B超引导穿刺诊断胰头部大网膜脂肪坏死1例李迎春王萍郭晓琪患者男性,65岁。因渐进性上腹部胀痛半年入院。疼痛无放射、无餐后加重及呕吐现象。无腹泻。体重无明显减轻,亦无畏寒、发热。1年前曾有饱餐后上腹疼痛,经“胃药”治疗,3d后症状缓解。查体:营养佳。B...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兔肝血管的解剖、插管技术及兔VX2肝癌的超声、DSA表现的特点.方法采用经开腹注入法接种VX2瘤株于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7、10、14、18、23天利用彩超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检测,于接种后第23天,随机对10只兔肝癌最大径行超声和病理结果作对照.于种植后第3周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并利用3F微导管与微导丝对兔肝血管插管并造影.结果彩超检测有40只成功接种,VX2肝癌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彩色多普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与病理对照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45只进行血管造影中,10只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30只插管于肝总动脉,2只导管置于腹腔干,3只失败,造影可发现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结论兔肝血管解剖与人类的相类似,兔VX2肝癌的DSA、超声表现类似于人类原发性肝癌,3F微导管可成功地进行肝血管的超选择插管,彩色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方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5.
病例资料,患,男,6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伴左眼视物不清14h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左上肢血压为120/90mmHg,右上肢血压为160/100mmHg,左侧肢体肌力为Ⅳ级,头颅CT及MR检查显示左侧大脑脚近中线处腔隙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显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闭塞(图1),左椎动脉逆流(图2),确诊为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相似文献   
96.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6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阵发性心动过速患儿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65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2.3%。2例房室结改良术后发生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其中1例术后24h出现高度AVB,1例术后4h出现Ⅰ度、Ⅱ度Ⅰ型AVB,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完全恢复。结论: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自身的临床护理特点,重视护患沟通,给予精心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与观察,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结合血液透析(Combined therapy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Hemodialysis,PHD)治疗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长期行PHD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经过PHD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例1周尿素清除指数[Kt/(V?W)]1.46增至1.90,周肌酐清除率(Weekly creatinine clearance WCC)36.52增至60.72L/1.73m2,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升高,左室肥厚(Left ventricle hypertrophy LVH)改善。例2[Kt/(V?W)]1.43增至1.81,WCC 35.34增至55.79 L/1.73m2,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升高。例3[Kt/(V?W)]1.55增至1.82,WCC 46.0增至56.53 L/1.73m2,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升高,LVH改善。结论 PHD能有效改善ESR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透析充分性,可作为补充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鉴定氯化钴(CoCl2)诱导离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化学性低氧的最佳浓度。检测离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在持续黑暗与正常光暗循环条件下pe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节律相位。方法 cck-8检测0、50、100、150、200、250、300和400μmol/L CoCl2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化学性低氧的情况。定量PCR检测per2与VEGF基因的节律相位。结果不同浓度CoCl2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性影响不同。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无论在持续黑暗还是正常光暗循环条件下,per2与VEGF的表达均成自发节律性变化,per2的表达高低峰分别位于19:00和7:00,t19:00=60.62,t7:00=-20.27,P值均<0.05;VEGF高低峰位于3:00和19:00,t3:00=-13.86,t19:00=-30.00,P值均<0.05。结论 CoCl2在150μmol/L浓度下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化学性低氧效果最佳,CoCl2在高浓度250、300和400μmol/L对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论持续黑暗还是正常光暗循环,并不会影响人食管癌细胞节律基因per2与VEGF的表达,per2对VEGF的表达呈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将T2DM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0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合理用药指导等。检测两组BMI、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各组转归及其对心血管及替代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6,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改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残余血管风险降低(P<0.05或<0.01)。结论 T2DM患者存在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可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提供系统服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