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术后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signal intensity,SI)转归及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109例存在颈脊髓MRI T2WI髓内高信号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前路颈椎间盘/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DF/ACCF),围手术期分别应用MP 56例(治疗组)、DEX 53例(对照组).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及髓内高信号类型等一般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1、6及12个月时的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面积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型和2型髓内高信号患者间病程及术前JOA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术后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及面积均下降,但高信号强度的比较在术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信号面积的比较在术后1、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增加,治疗组1、6个月时神经功能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术后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髓内高信号患者往往病程较长、术前神经功能减退明显.围手术期应用MP有利于减轻术后髓内高信号强度和面积,改善近期神经功能,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但两者术后1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索下肢骨折在局部肿胀(手术切口部位)期施行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下肢骨折患者在局部肿胀期施行内固定术后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后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37例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发生.结论 身体情况较好的下肢骨折患者,局部肿胀期也可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应用甘露醇消肿是减轻手术创伤加重肿胀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3.
人工髓核置换7年追踪观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 41岁 ,中学教师。 1994年 3月因腰痛反复发作 7年 ,加重伴左下肢麻痛一个月、左下肢剧痛乏力 ,平地行走需人扶持 1周入院。查体见腰椎生理前凸变小 ,左坐骨神经径路有压痛 ,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30°阳性 ,左伸长肌肌力Ⅱ 级。CT示L4~ 5椎间盘突出 0 .4cm ,椎管造影示L4~ 5间隙压迹明显。临床诊断 :L4~ 5椎间盘突出症。 1周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L4~ 5椎间盘髓核置换术 ,常规椎间盘扩大开窗手术入路 ,术中见椎间盘明显向左右突出 ,但纤维环未破裂。开窗取出髓核后 ,置入一个厚 8mm的椭圆形硅胶块。查无滑出迹象 ,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