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建立海水浸泡复合伤伤情快速评定方法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利于其愈后恢复.目的探讨建立海水浸泡复合伤简易伤情评定方案的方法.设计分组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骨二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材料健康成年杂交犬32只,体质量12~15kg,雌雄不限.方法本实验部分于2001-10/2002-06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五、六研究室在我国特定海域完成.犬随机分为烧冲复合伤组与弹烧复合伤组,每组又分浸泡组10只与对照组6只.烧冲复合伤组制造烧伤和轻度冲击伤模型,对照组致伤后直接置于25℃室内,浸泡组立即用固定架将犬浸泡模拟海水中.弹烧复合伤组制造烧伤和轻中度弹片伤模型,致伤后对照组和浸泡组处理方法同前.观察各组在伤后28 h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找出与死亡发生有关的指标,分析其相关性,建立伤情评分表,内容包括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氯离子浓度、动脉氧分压及致伤因素各项,分为0~5分,总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犬死亡数分析.②伤情评分.③评分表评定伤情的验证.结果32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犬死亡数分析及各项指标与死亡发生的关系犬共死亡12只,10~20 h是死亡发生高峰期,无论浸泡是否发生;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氧分压、氯离子浓度等5指标与死亡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②各组犬伤情评分、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比较烧冲对照组各项分别为(5.89±3.25)分,0,17%;弹烧对照组分别为(6.78±2.02)分,25%,33%;烧冲浸泡组分别为(9.50±4.20)分,50%,30%;弹烧浸泡组评分别为(11.13±3.57)分,50%,60%.结论①建立的评分表易于获得常用生理指标以快速评定伤情,且有无合并海水浸泡均可进行评定,适用面较广.②评定的准确性经验证可以接受.③但此表是基于动物实验数据建立,与真正的伤员伤情评分表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2.
背景:建立海水浸泡复合伤伤情快速评定方法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利于其愈后恢复。 目的:探讨建立海水浸泡复合伤简易伤情评定方案的方法。 设计:分组对照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骨二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材料:健康成年杂交犬32只,体质量12-15kg,雌雄不限。 方法:本实验部分于200l-10/2002—06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五、六研究室在我国特定海域完成。犬随机分为烧冲复合伤组与弹烧复合伤组,每组又分浸泡组10只与对照组6只。烧冲复合伤组:制造烧伤和轻度冲击伤模型,对照组致伤后直接置于25℃室内,浸泡组立即用固定架将犬浸泡模拟海水中。弹烧复合伤组:制造烧伤和轻中度弹片伤模型,致伤后对照组和浸泡组处理方法同前。观察各组在伤后28h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找出与死亡发生有关的指标,分析其相关性,建立伤情评分表,内容包括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氯离子浓度、动脉氧分压及致伤因素各项,分为0-5分,总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犬死亡数分析。②伤情评分。③评分表评定伤情的验证。 结果:32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犬死亡数分析及各项指标与死亡发生的关系:犬共死亡12只,10-20h是死亡发生高峰期,无论浸泡是否发生;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氧分压、氯离子浓度等5指标与死亡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②各组犬伤情评分、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比较:烧冲对照组各项分别为(5.89&;#177;3.25)分,0,17%;弹烧对照组分别为(6.78&;#177;2.02)分,25%,33%;烧冲浸泡组分别为(9.50&;#177;4.20)分,50%,30%;弹烧浸泡组评分别为(11.13&;#177;3.57)分,50%。60%。 结论:①建立的评分表易于获得常用生理指标以快速评定伤情,且有无合并海水浸泡均可进行评定,适用面较广。②评定的准确性经验证可以接受。③但此表是基于动物实验数据建立,与真正的伤员伤情评分表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摘除突出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1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采用小切口突出物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1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者6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10例中,男119例,女9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35~50岁间163例;体力劳动者127例;有腰部外伤史者144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6年,平均46年。共217个突出节段:L_(4-5)118例,L_5~S_182例,L_5~S_1双间隙突出6例,L_(3-4)并L_(4-5)1例。方法及结果:方法 俯卧于胸腹悬空的弓形架,局麻后以突出间隙为中心作3~5cm长后正中纵切口,电刀于患侧紧  相似文献   
14.
髌骨骨折采用相应固定器固定的目的是保持断端复位和对抗张应力〔1〕。 1993年 7月~ 2 0 0 0年 9月 ,笔者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 (简称聚髌器 )横向抓持有移位或有移位倾向的髌骨纵形骨折 7例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2 1~ 5 3岁。车祸伤 4例 ,跪跌伤 2例 ,直接击打伤 1例 ;闭合骨折 6例 ,开放骨折 1例 ;单纯髌骨骨折 5例 ,合并同侧股骨干、股骨下段骨折各 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最短3h ,最长 8d。1.2 固定方法 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大腿中上段扎气压止血带。作髌前横弧形切口常…  相似文献   
15.
CT漏(误)诊椎管内肿瘤6例分析杨长春,李重茂,李纯志,陈小牛CT是目前诊断脊柱疾病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其局限性和临床医生经验不足以及过分信赖,对椎管内肿瘤极易造成漏误诊。作者1989年以来,遇到因CT漏误诊椎管内肿瘤6例,为引起同行注意,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5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组340例,非手术组250例,采取卧平板床、骨盆牵引、理疗,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口服消炎止痛、活血止痛类药物,症状缓解后进行腰背肌锻炼。平均随访2-5年。结果:手术组治愈率为92.6%(315/340),非手术组治愈率为88.0%(220/250),两组结果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都需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依托考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治疗,每日2次,每次200 mg;治疗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安康信)治疗,每日1次,每次120 mg。两组均于饭后服用,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药物起效时间显著快于治疗组,且治疗后各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活动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为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起效时间快,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症状、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形状记忆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股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髓关节置换术中、术后并发股骨干骨折并不多见,但治疗棘手。自1995年4月一1998年1月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研制的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以下简称环抱器)治疗人工股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42-65岁。l例为人工全销关节置换术后,于第九人民医院作翻修手术时,行股骨干"Z"形截骨移除取出极为困难的股骨侧假体和骨水泥,植入新假休后应用环抱器固定截骨段。另2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骨折部位在股骨干假体柄端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评估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微骨折术或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且随访时间≥2年的71例膝关节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损伤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骨折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8.1±4.2)岁;移植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7.8±3.5)岁。采用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Ahlb覿ck骨关节炎分级系统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骨折组与移植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由术前62.9±6.8、60.3±7.5提高到术后的77.0±5.4、85.8±5.6 (P0.05);HSS评分分别由术前81.5±7.6、79.6±8.6改善为88.0±4.7、91.9±4.7(P0.05)。移植组术后Lysholm评分与HSS评分,均高于微骨折组(P0.05)。移植组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随访未发现患者出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结论: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均安全、有效,但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比微骨折术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1岁。因右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10个月而于1987年8月22日入院。麻木自上而下发展,无大小便障碍,无外伤史。检查:T_4以下右侧深浅感觉缺如,左侧痛,温觉迟钝,右下肢肌肉萎缩明显,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肌力Ⅳ级,左下肢正常。腰穿压力120mmH_2O,脑脊液动力学检查提示胸段椎管蛛网膜下腔有严重阻塞。CSF蛋白85mg/dl。脊髓碘油造影:T_4平面梗阻,近似杯口状,油柱与右侧椎弓根间距增宽。临床诊断,胸段椎管内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