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91.
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状动脉微栓塞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0%-20%,不仅导致“慢血流”(slow flow)或“无再流”(no flow),更为重要,它是影响冠状动脉微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主要原因,是A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2.
目前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是免疫因子和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CD40-CD40L系统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枢纽,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的各种细胞,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着ACS的各个过程,并且与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93.
种植修复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围是否有足够的骨组织支撑及其与骨的结合强度是影响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种植体稳定性是判断是否形成骨结合及选择种植体负荷时机的重要指标.本文对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的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及评价指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巴马系小型猪急性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健康巴马系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和CME+曲美他嗪组,每组5只。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于左前降支中远端经微导管注入微栓塞球建立CME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ME+曲美他嗪组术前30 min经耳缘静脉注入曲美他嗪。术后9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M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排血量(CO)下降,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增加(P<0.05);与CME组相比,CME+曲美他嗪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ME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Caspase-8及Caspase-3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CME组相比,CME+曲美他嗪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Caspae-8及Caspase-3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曲美他嗪预处理可明显减少CME后心肌细胞凋亡并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阻断心肌细胞Caspase-8介导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激活。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淋巴细胞Ca2+的变化及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30例DCM患者血浆cGRP、淋巴细胞Ca2+浓度,用直线相关法分析淋巴细胞Ca2+浓度与血浆cGRP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结果DCM患者血浆cGRP水平及淋巴细胞C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淋巴细胞Ca2+浓度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1,P<0.05),与血浆cGRP水平呈正相关(r=0.58,P<0.001)。20例DCM患者经治疗好转后,血浆cGRP水平及淋巴细胞Ca2+浓度明显降低(P值均<0.001)。结论心肌细胞Ca2+超负荷是DCM心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血浆cGRP水平升高作为机体重要的代偿与防御机制参与了DCMCa2+超负荷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形成蛋白-1(Ang-1)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s)分泌血管形成蛋白-2(Ang-2)的影响。方法在正常或缺氧缺血清培养条件下,分别将100 ng/ml VEGF或Ang-1加入HCMECs中,孵育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g-2水平。结果在正常培养条件下,VEGF处理组Ang-2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而Ang-1处理组Ang-2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在缺氧缺血清培养条件下,Ang-2分泌量显著性增加,VEGF处理组Ang-2水平高于缺氧缺血组、Ang-1处理组、空白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清和VEGF处理均提高HCMECs分泌Ang-2,Ang-1处理可以降低HCMECs分泌Ang-2。  相似文献   
97.
蒲树英  蒋玮  李浪  李良洪 《全科护理》2020,18(5):602-604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2月某院康复医学科34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选择2018年3月—2018年7月住院的38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比较两组病人吞咽障碍评估的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准确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记录准确率。[结果]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实施前后,观察组病人吞咽障碍评估的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准确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记录准确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现了专科疾病护理内涵,能客观地评价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质量、规范护理专业行为、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有助于康复医学科对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在体外对人CD4+T淋巴细胞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25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免疫磁珠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组、PHA+1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PHA+5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PHA+10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体外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及培养基上清液,荧光定量PCR检测PTE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PHA刺激后,CD4+T淋巴细胞PTEN mRNA、蛋白的表达及上清液TNF-α、IL-6浓度均升高(P<0.05),而IL-10浓度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HA刺激组比较,PHA+5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PHA+10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CD4+T淋巴细胞PTEN mRNA、蛋白的表达和上清液IL-10浓度增加(P<0.05),而PHA+1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具有增高趋势(P>0.05),并随着阿托伐他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上清液 TNF-α、IL-6浓度降低,PHA+5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PHA+10 μmol/L阿托伐他汀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的分泌水平与PTEN的表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837和r=-0.816,P<0.01),IL-10的分泌水平与PTEN的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53,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调控人CD4+T淋巴细胞PTEN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总结应用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探讨微型游离皮瓣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科新开展的应用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10例,针对该类病人对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术方法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心理辅导及精心护理。结果:全部病人均很好地配合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围手期的精心护理是确保皮瓣游离移植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0.
吻合血管的大鱼际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大鱼际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吻合血管的大鱼际皮瓣移植修复指腹、指背及指侧方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大小为1.5cm×3.0cm~3.0cm×6.0cm。皮瓣的桡动脉掌浅支、静脉及神经分别与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静脉及指掌侧固有神经吻合。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2个月,术后皮瓣外形及手指功能恢复比较满意,两点辨别觉为5~9mm。结论大鱼际皮瓣血管蒂的长度、口径适合显微外科的吻合要求,可用于游离移植,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