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双向效应,可以通过重要的三条凋亡途径促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也可通过核因子-kB、AKT等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最终效应取决于局部心肌中TNF-α的浓度,现就TNF-α介导的这些重要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端血栓栓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在高危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大隐静脉(SVG)桥的介入治疗过程中更常见.远端血栓栓塞可直接导致"慢血流"或"无再流"现象,心肌梗死,泵衰竭或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而且传统药物疗效不佳.目前认为,微血栓在远端血栓栓塞的机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远端血栓保护装置是迄今为止预防PCI过程中远端血栓栓塞并发症较理想的器械.  相似文献   
23.
2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深入,国内外临床医学届的交流加深,如何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教学模式接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尤其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成为当前国内临床医学教育比较紧迫的课题。作者结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工作的经历,对新中临床医学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与分析。1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比新加坡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属于典型的英国体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体现了西方高等医学教育在这方面的长处。反应在教学方式上:国内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与演示,讲课非常详尽,唯恐挂一漏万,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也以内容是否全面详尽为主要标准,而留给学生思考时间所剩无几;而新加坡教学启发性强,老师通常只强调重要问题和难点以及注意的问题,留给学生主动性学习和思考时间比较充裕。特别是在临床专业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发创造力与思考能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加坡在吸收与沿用英美发达国家教学体制先进性的同时,也注重结合本国实际特点,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强化本国文化的灌输和影响,如华人社会的儒家思想和新加坡的道德价值观等等,而不是西方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全盘照搬。因此,在新加坡医生的培...  相似文献   
25.
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远端血栓栓塞是高危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 ,尤其是大隐静脉 (SVG)移植血管的介入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可导致“无血流”或“慢血流”现象和心脏不良事件 (MACE)发生率的显著增高 ,是介入治疗后远期死亡和MACE发生强烈的独立预测因子[1] 。而且 ,一旦远端血栓栓塞 ,无论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GPⅡb/Ⅲa还是血栓清除术 (如Angiojet)都不能显著改善患者近期或远期临床预后[2 ] 。为此 ,我们在高危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应用了新颖的远端血栓保护装置(PercuSurgeGuardwire) ,评价其有效性与完全性。一、资料与方法1 临…  相似文献   
26.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和探讨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和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6月-2001年6月,我们对68例手部瘢痕挛缩进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和松解瘢痕,应用皮瓣或植皮修复创面,其中皮瓣(包括Z成形)46例,植皮22例。结果:皮瓣组有2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植皮组全部成活。60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再次发生瘢痕挛缩4例,均为植皮组;皮瓣组中有2例因外观臃肿而行整形术。病人手功能及外观较为满意,总优良率达78.3%。结论: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正确的修复方法及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心肌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与心肌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心肌损伤中,心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包括了依赖于CASPASE的信号途径和不依赖于CASPASE的信号途径,以及炎症、氧化及自噬等信号机制的交联和激活信号途径,心肌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决定着心肌的生存与死亡,对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对影响CAVI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老年患者36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127例)和冠心病组(237例),并对所有患者行CAVI检测、病史采集及常规化验检查,分析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AVI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高血压、脉压、糖尿病、吸烟、LDL-C与CAVI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是CAVI的影响因素(R~2=0.430),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脉压、糖尿病、吸烟、LDL-C和CAVI是老年冠心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VI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是CAVI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寒(CME)后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0的表达和心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经左心室心尖部注射42μm的微球,建立大鼠CME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CME组和假手术组,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每组n=50).按CME后3 h、6 h、12 h、24 h、4周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n=10)分为不同时间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微栓塞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内TNF-α、IL-1β、IL-10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CME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CME后3 h、6 h、12 h、24 h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IL-10信使核糖核酸、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脏超声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在微栓塞后3 h、6 h、12 h、24 h和4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ME组中3 h、6 h、12 h、24 h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IL-1β mRNA表达量分别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CME组内各时间点微梗死面积和炎症细胞浸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ME后TNF-α、IL-1β和IL-10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增高,并在微栓塞后12 h达到高峰,24 h后明显下降.同时心功能也随着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而改变,提示CME后心肌组织TNF-α、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显著增加在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