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体外循环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期间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的变化。方法:16例择期心脏直视手术病,人于麻醉前,CPB前,CPB15分,CPB60分和CPB结束时取血,用放射配基结合法和放免疫地测定淋巴细胞β受体数目和异丙肾上腺素刺激的淋巴细胞cAMP产量,血浆儿茶酚胺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  相似文献   
12.
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李永荣姚德厚郭贵林内毒素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十分困难,如何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实验以一次性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旨在探讨内毒素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利多卡因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支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气管炎丸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低剂量慢支咳喘宁胶囊,气管炎丸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ET-1的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各组血清中TNF-α和ET-1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和气管炎丸组血清中TNF-α、ET-1含量均低于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P<0.01)。结论:慢支咳喘宁胶囊可降低血清中TNF-α及ET-1含量,控制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内科李永荣姚德厚△郭贵林郁振帮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心脏手术后24h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可发生失敏和下调...  相似文献   
15.
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晚期的治疗效应李永荣姚德厚郭贵林尹逊华安虹作者单位: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对内毒素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用利多卡因对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实验进一步探讨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晚期用利多卡...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效应。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ET)致病组、ET致病加利多卡因治疗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测量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组于静注ET后3、5小时血浆和BALF中TNFα和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值、BALF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C3a、C5a均显著低于ET致病组。提示利多卡因抑制肺内补体激活和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结论:利多卡因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新生儿静脉采血,则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操作方法。传统以股静脉穿刺,后囱部位和颈静脉穿刺为主。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抽血成功率低,且容易污染。因而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而颈静脉穿刺采血有致病人死亡的教训。 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我科采用头皮针接无菌注射器对100例患儿进行外周静脉采血(外周静脉包括:大、小隐静脉,手、足背静脉,肘正中静脉等)。经临床实践,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操作方法 本组患儿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0小时至28天,9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为98%,2例失败。100例外周静脉穿刺杀血无1例不良反应,如血肿,感染,栓塞及标本溶血,凝血等现象。 取头皮针1枚(11/2号),用无菌剪刀将头皮针针端的硅胶管剪去18~20cm,重新制成总长度为10~12cm的头皮针,套在一次性注射器(5ml或2ml)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支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气管炎丸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低剂量慢支咳喘宁胶囊、气管炎丸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2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IL-8含量则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各组血清中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8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慢支咳喘宁胶囊可提高IL-2含量,降低IL-8含量,控制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支咳喘宁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气管炎丸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低剂量慢支咳喘宁胶囊、气管炎丸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IL-4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各组血清、肺组织中IL-4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血清及肺组织中IL-4含量与气管炎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IL-4含量较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支咳喘宁胶囊可降低IL-4含量,控制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