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 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 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 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 mm,平均(49.6±5.1) mm;T20宽径13.3~29.1 mm,平均(22.4±3.4) mm;T20内侧径7.2~14.6 mm,平均(10.6±1.6) 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 mm,平均(28.7±4.4) mm;T0内侧径4.3~13.0 mm,平均(8.1±1.7) 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 mm,平均(14.1±3.1) mm;N宽径6.1~17.9 mm,平均(10.2±2.9) mm;N皮质厚度2.7~12.7 mm,平均(7.5±1.8) mm。提示股骨近端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A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72.6岁;达肝素钠注射液组(B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73.4岁。A组术后12h开始每日口服10mg利伐沙班片,至术后2周。B组术后12h开始每只皮下注射达肝素钠注射液5000 U,至术后2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变化值。术后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血栓形成。 结果 65例患者共有8例发生DVT,总发生率为12. 3%。A组3例发生无症状性DVT;B组5例发生DVT(其中症状性DVT 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642,P=0.422)。两组患者出院后共有5例发生DVT。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以及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PT、APTT、D-二聚体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例术后发生伤口局部血肿。 结论口服利伐沙班片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DVT,服用方便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出院后仍有相当比例的DVT发生,术后使用2周的抗凝时限仍不够。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CT峡部测量法术前选择股骨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0例(55髋)初次THA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CT测量并分析股骨峡部的最小髓腔内径,利用峡部最小髓腔内径对比股骨假体的型号大小来术前选择假体型号,采用模板测量法对照的方法分析比较峡部髓腔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CT峡部测量法预测型号与实际型号之间存在较高优秀率(50.9%)。实验组与对照组预测假体型号之间的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良率间的差异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当年龄≤65岁时,CT峡部测量法选择的假体型号的优秀率可达63.9%,高于模板测量法的33.3%。峡部髓腔径大小与股骨假体型号之间存在良好相关性(r=0.97-0.98,P0.05)。结论在THA术前,利用CT股骨峡部测量法选择股骨假体型号可行,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64.
高龄老人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69例,其中38例接受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存在内科并发症者占84%,15例对健侧股骨近端行骨密度测定,均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无感染,随访6个月~5年者有30例,有5例死亡.结论强调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积极防治内科并发症和骨质疏松,争取早日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5.
外伤性尺桡骨骨性连接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例外伤性尺桡骨骨性连接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方法:分析临床资料,对4例患者采用骨桥切除、持续置管冲洗和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前臂骨折术后尺桡骨骨性连接的发生率104%。4例接受手术等治疗的患者,经随访6个月~4年,均无复发,前臂旋前、旋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科手术是导致前臂尺桡骨骨性连接的原因之一,骨桥切除、持续置管冲洗和口服消炎痛是处理外伤性尺桡骨骨性连接的一项十分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6.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362000)陈献南李毅中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临床相对少见。国内外报道为2%~4%。我院自1991年1月~1995年6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腰突症60例,占同期腰突症手术的5.7%。老...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及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对73例50岁以上因髋关节疾病住院病人行股骨近段CT扫描和DXA髋部骨密度测定,分为50~65岁组、66~80岁组和>80岁组,以股骨颈骨密度为标准判断骨质疏松程度,以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标准。结果股骨颈骨密度:50~65岁组为0.710±0.139、66~80岁组为0.613±0.104和>80岁组为0.572±0.061。66~80岁组和>80岁组与50~65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66~80岁组与>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长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66~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6~80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提示股骨颈皮质厚度变薄是高龄髋部骨折风险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背景:髋关节成形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影响假体存活率,髓腔闪烁指数与骨密度均随年龄变化。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骨盆X射线正位片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和股骨颈骨密度,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为1.8-4.8(3.1±0.7);髓腔闪烁指数4.7者1例。年龄对髓腔类型有影响,〉60岁组烟囱型髓腔显著性多于≤60岁组,髓腔闪烁指数≥3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髓腔闪烁指数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为(0.590±0.092) g/cm2,显著低于≤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0.751±0.235) g/cm2(P=0.000),比较发现随骨密度降低,髓腔闪烁指数均值变小。因此股骨颈骨密度与髓腔闪烁指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变化。方法 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 例,非骨折组34 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指标;用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了解骨质疏松程度。结果 T20长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17.57±3.54)% ;非骨折组:(21.64±3.75)%(P =0.000);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25.98±5.51)%;非骨折组:(32.89±5.74)%(P=0.000)。骨密度:骨折组:0.590±0.084 g/cm2 ;非骨折组:0.698±0.138g/cm2, , P <0.000。结论 股骨颈皮质变薄和骨密度降低是导致脆性股骨颈骨折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0.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老龄化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增多 ,给临床医师带来极大挑战。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 80岁髋部骨折患者 4 7例 ,并对其中 2 8例采用手术治疗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我院共收治≥80岁髋部骨折病人 4 7例。其中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 15例 ,手术治疗 7例 (5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例为内固定手术 )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收 32例 ,手术治疗 2 1例 (2 0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例动力髋内固定术 )。2 8例手术病人年龄 84± 4岁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