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8篇
  3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理疲劳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于1988年提出该病名。CFS以严重疲劳、低热、睡眠不佳、肌肉疼痛、记忆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为临床表现,常在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无法缓解[1],长期反复性疲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比2组心绞痛发作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SCL-90量表躯体化、焦虑、抑郁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化、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有利于改善AMI患者心绞痛症状与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生后早期对脂肪乳的耐受性。方法 98例早产儿分为超早产儿组(n=17)、早期早产儿组(n=48)和中晚期早产儿组(n=33),再根据脂肪乳剂量分为低剂量脂肪乳与高剂量两个亚组,留取脐血及生后前3 d的血干滤纸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短、中、长链酰基肉碱含量。结果超早产儿组与早期早产儿组脐血及生后前3 d长链酰基肉碱浓度均低于中晚期早产儿组(P0.05),且长链酰基肉碱浓度与胎龄呈正相关(P0.01)。超早产儿低剂量脂肪乳组生后第2天的短、中、长链酰基肉碱浓度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而早期早产儿与中晚期早产儿不同剂量脂肪乳亚组的生后3 d短、中、长链酰基肉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产儿和早期早产儿生后前3 d对长链脂肪酸的代谢能力均低于中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与中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可以耐受高剂量脂肪乳,但超早产儿生后早期对高剂量脂肪乳代谢能力可能不足。  相似文献   
85.
李欢  罗向霞  冯玉沛  王晗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195-2199
目的:探讨“阴中求阳”立法之右归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组,1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0 mg/kg )联合大鼠玻璃体腔注射VEGF(0.05μg)的方式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最终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予相应右归丸浓缩液浓度进行灌胃,模型组、正常组每天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3 mo后,采取SP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法分别观察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PI3 K和Akt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PI3 K和Akt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表达,在视网膜上均为棕黄色颗粒;正常组PI3 K和Akt表达部分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层,内核也有少量表达,呈弱阳性免疫反应;模型组、右归丸各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及内外颗粒层都有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表达均减弱,右归丸低剂量组表达减弱不明显;与右归丸低剂量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表达减弱;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强弱比较无差异。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模型组、治疗组PI3 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右归丸低剂量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归丸低剂量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表达水平下降;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阴中求阳”立法之右归丸可以通过影响PI3 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I3 K/Akt 信号通路活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变进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盲治疗提出新的治疗思路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Nd∶YAG激光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组采用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明显低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满意度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半年复发率低于Nd∶YAG激光组及氨甲环酸组(P<0.05)。结论:Q开关1 064 n...  相似文献   
87.
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和建立模型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三个重要的过程.从降低噪声、消除基线漂移、校正散射光三方面介绍数据预处理方法;介绍基于区域的光谱特征选择方法和基于单变量的光谱特征选择方法;并根据应用不同,论述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建模方法.现就这三个过程中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患者骨密度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olcification,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115例ESRD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特征、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双能X射线评估腰椎、股骨颈及髋部骨密度,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检查患者CAC发生情况。以钙化积分10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钙化组和低钙化组。结果高钙化组56例,占维持性透析患者48%,其中男性36例,占高钙化组人数64.3%。高钙化组年龄、透析龄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25(OH) D水平均明显高于低钙化组,而股骨颈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低钙化组(P0.05);男性高钙化组股骨颈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明显低于低钙化组,且其冠脉钙化积分与股骨颈骨密度(r=-0.34,P0.05)、髋部骨密度(r=-0.65,P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透析龄等因素后仍显示男性髋部骨密度与冠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β=-1870.47,P0.05)。但在女性患者中,高钙化组与低钙化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骨密度降低可能是男性维持性透析患者冠脉钙化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考察制备紫河车时,温度对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紫河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液氮研磨与传统工艺制备超细粉样品,采用HPLC法,以尿嘧啶为评价指标,比较紫河车的质量.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紫河车样品分离效果理想并稳定,液氮研磨粉碎紫河车中尿嘧啶的含量较高.结论 在制备紫河车时,低温条件下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有利于紫河车的临床疗效发挥.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轻中度听力损失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45例60~85周岁双耳听力对称老年人,根据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分为老年听力正常组(PTA<20 dB HL)、老年轻度听损组(20≤PTA<35 dB HL)、老年中度听损组(35≤PTA<50 dB HL),每组15人,并匹配15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作对照。采用角度偏差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测试,刺激声为白噪声,持续时间为500ms,声强为65 dB SPL,扬声器位置包括±90°、±45°和0°共5个方位。刺激声随机播放30次,要求受试者指出播放声源的扬声器编号,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作为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位置声源定位表现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声源定位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声源定位RMSE与听力损失程度显著相关(r=0.76, P<0.001)。老年三组和青年组受试者声源定位RMSE比较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