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李晓青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3):807-81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依据目前的临床预后预测指标和诊疗规范, 70%淋巴结阴性和30%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后5~10年内未发生远处转移, 但却遭受不必要的化疗副作用。基于高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中一系列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 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作为临床病理因素的补充已成功应用于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本文将对基于基因表达谱和RT-QPCR方法的多基因表达水平的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方法和预测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食管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的12例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食管结核患者多为中老年,年龄21~69岁,平均50岁;男4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1∶2.食管中段是食管结核最常累及的部位.临床症状以胸骨后疼痛不适(11例,91.7%)和吞咽困难(6例,50.0%)为主,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内镜下表现以溃疡型病变较多见(7例,58.3%).内镜下活检病理符合结核是诊断的重要依据.8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痊愈.结论 食管结核临床和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内镜下活检,必要时需要反复取材.对于食管中段的病变特别是溃疡型病变的鉴别诊断应考虑食管结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3.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以白质为主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可以出现视觉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症状,病程为反复恶化与缓解,总趋势为进行性加重[1,2].  相似文献   
64.
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NO3^—/No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儿童哮喘诱导痰液中一氧化氮(NO)代谢终产物硝酸盐/亚硝酸盐(NO-3/NO-2)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患儿咳痰,0.1%DTT和PBS缓冲液裂解痰液,应用硝酸酶还原法和荧光酶标法分别测定诱导痰液中NO-3/NO-2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便携式肺功能仪测定肺通气功能.结果表明,稳定期、轻度和中、重度发作期患儿诱导痰液中NO-3/NO-2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EC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不同时期哮喘患儿各组间诱导痰液中NO-3/NO-2含量和EC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NO-3/NO-2和ECP含量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0%)呈显著负相关,r=-0.512,P<0.01;而NO-3/NO-2含量与痰液中EC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1.提示NO参与了儿童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诱导痰液中NO-3/NO-2水平可反映气道炎症的变化,可用于儿童哮喘病情监测及指导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以CK19(cytokeratin-19)mRNA为基因标志检测不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检测化疗前后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表达量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化疗方案下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17例导管内癌、176例浸润性导管癌和24例乳腺癌远处转移)。217患者中有67例完成了化疗全过程常规取血和查血,对这些患者的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化疗方案为CEF方案(CEF组23例)、TEC方案(TEC组28例)和TP方案(TP组16例),3组均行化疗6个周期,21d为1个周期。由于217例患者拷贝数改变值在各组中的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在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和乳腺癌转移组3组间,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乳腺癌远处转移组外周血CK19 mRNA拷贝中位数高于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0)。67例患者中,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在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临床Ⅳ期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中位数高于Ⅰ~Ⅲ期患者(P〈0.050)。PCNA阳性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中位数高于PCNA阴性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以及HER-2亚组间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3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均有改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可以提示转移风险,TEC方案较TP和CEF方案对外周血CK19 mRNA表达量改变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检测?  相似文献   
66.
67.
鼻衄、呕血、全血细胞减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15岁。间断鼻衄6年,反复呕血、黑便4年,再发4天。  相似文献   
68.
采用诱导痰液方法诱导患儿咳痰,测定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NO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3-/NO2-)和IL-8含量,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和哮喘症状评分,探讨诱导痰液炎症介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采用诱导痰液方法诱导患儿咳痰 ,测定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NO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3 /NO-2 )和IL 8含量 ,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和哮喘症状评分 ,探讨诱导痰液炎症介质测定的临床意义。对象1 对照组 :16例 ,男 7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11 3±1 4)岁 (7~ 14岁 )。全部儿童均无哮喘及哮喘家族史、其他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 1个月无感染性疾病2 哮喘组 :根据文献 [1]进行诊断和分组。患儿近期均无感染症状。研究期间缓解期部分患儿、发作期全部患儿仍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1)缓解期 :19例 ,男 1…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评估含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复发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经 13C或 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的102例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铋剂四联方案(艾司奥美拉唑镁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疗程14 d)作为初次Hp根除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8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复查 13C或 14C-尿素呼气试验以评估根除疗效和复发情况,同时对根除治疗前有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患者评估其症状缓解情况。在整个治疗和随访期间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评估安全性。 结果 102例患者中,1例因皮肤过敏反应停药,101例按方案完成治疗,其中65例患者根除治疗前存在消化不良相关症状。Hp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按意向原则(ITT)数据分析的根除率为88.2%,按符合方案(PP)数据分析的根除率为89.1%;根除治疗后8周的复发率为2.4%,根除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均为0,根除治疗后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2.4%。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8周、6个月和12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5%、75.4%、71.2%和70.2%。101例患者中有11例(10.9%)患者服药过程中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自行逐渐消失。结论 含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1年复发率<3%,安全性高,可推荐作为Hp初次根除治疗的标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