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72.
艾灸大椎穴对慢性应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试图发现艾灸大椎穴对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海马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erived neurotro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的中等强度刺激造成慢性应激失调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尼氏体染色的方法光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慢性应激可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明显受损,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亦显著减少,形态以空泡为主。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穴对此有明显改善作用。艾灸组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CA2,CA3,CA3区面积百分比:(16.98&;#177;1.34)%,(32.77&;#177;2.38)%,(2.48&;#177;0.25)%;模型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2.21&;#177;1.58)%,(19.89&;#177;3.82)%,(1.04&;#177;0.38)%(F=6.25。P&;lt;0.05;F=12.27,11.45,P&;lt;0.01)。结论:艾灸大椎穴对慢性应激大鼠BDNF有良性调节作用,并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信使RNA(HSP70m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12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另设3.5月龄1组为对照,每组16只。观察10月龄逆灸关元穴对随后12、14、16月龄子宫HSP70、HSP70mRNA和子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各自然月数组大鼠子宫HSP70、HSP70mRNA表达随着月龄的增长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子宫SOD、NOS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同自然月龄组相比,逆灸14、16月龄组子宫HSP70、HSP70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子宫SOD、NOS的活性增强。结论:逆灸关元穴可以增加外周子宫组织细胞HSP70及其基因的表达,促进组织SOD、NOS活性增强,这可能是该疗法对子宫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4.
逆针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保护效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逆针灸"关元"穴对随后去卵巢更年期模型大鼠子宫保护效应的部分机制。方法:将3.5月龄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模型组、逆针组和逆灸组,每组16只。逆针组、逆灸组于大鼠去卵巢之前分别针刺和艾灸"关元"穴,每周2次,共4周,其余3组与逆针、逆灸组同步以手抓放大鼠。至大鼠4.5月龄开始造模,去卵模型组、逆针组、逆灸组行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正常组不造模。大鼠于造模1个月后(即5.5月龄)取材,采用HE染色、免疫比浊、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逆针灸对随后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形态、激素水平、雌激素受体与其基因表达及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大鼠去卵巢后子宫组织形态有明显的衰退表现,子宫内雌二醇(E2)、孕酮(P)含量,雌激素受体(ER)-α及其基因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均明显降低,丙二醛(MDA)显著升高(均P<0.01)。与去卵模型组相比,逆灸、逆针组子宫结构的整体情况明显改善,且子宫内P含量、ER-α及基因表达明显升高,MDA显著下降(P<0.05,0.01);同时子宫E2含量,SOD、NOS活性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针灸"关元"穴对随后去卵巢更年期大鼠子宫退行性变有延缓作用,其保护效应可能与调节子宫局部E2、P含量,ER-α及其基因表达,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