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营养支持治疗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OVID-19危重型患者常处于高炎症、高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机体能量消耗显著增加。所有COVID-19危重型患者需早期采用NRS-2002或Nutric评分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若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则进一步采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或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等工具进行营养不良的评估。评估完成之后,结合病情,首先确定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电解质及液体量等,然后再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受损的程度,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者联合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需俯卧位通气或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建议首选肠内营养。此外,在患者营养实施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腹胀、腹泻、反流、静脉炎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保障营养支持的顺利实施。基于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代谢特点,本文从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营养治疗目标量、营养干预和治疗、特殊人群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作用,为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比较ICON渗透树脂和Z350流动树脂早期釉质龋的渗透能力。方法将制备的牛牙早期釉质龋标本随机分为两组:ICON渗透树脂组和Z350流动树脂组,分别使用ICON渗透树脂和Z350流动树脂涂抹标本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牙齿表面,比较两组的渗透深度。结果 ICON渗透树脂和Z350流动树脂与牙釉质接触界面上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树脂突样结构;ICON渗透树脂组中树脂突结构清晰,在牙釉质深层可见树脂突,结合良好;Z350流动树脂组中深入的树脂突结构相对少,渗透的树脂突占界面的比例较少,部分标本界面上树脂突结构不明显。ICON渗透树脂组的渗透深度为(196±13)μm,Z350流动树脂组为(78±11)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15,P<0.01)。结论 ICON渗透树脂在预防和治疗早期釉质龋方面优于Z350流动树脂。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 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S患者1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抽取无心、脑及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史的健康体检者21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既往研究的阳性结果及HapMap数据库,选择Gas6 rs8191974及rs7400722位点分析。采用PCR-RFLP技术进行2个SNP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IS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2个SNP基因型(P=0.80、0.79)、等位基因频率(P=0.57、0.50)及不同模型基因频率(显性:P=0.93、0.58;隐性:P=0.51、0.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连锁不平衡系数>0.5为判断标准,共构建4个单体型(G-C,G-T,A-C,A T),2组4个单体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s6 rs8191 974及rs740072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与IS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46.
心肌梗死(MI)是指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后,灌注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出现持久而严重的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机制亟待明确,寻找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线粒体作为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心肌细胞内的主要能量来源,负责三磷酸腺苷(ATP)生成和能量代谢,线粒体完整性和功能的丧失是改变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病理因素,是心肌细胞不断收缩和舒张的关键保障。心肌梗死时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是指线粒体在生成与清除之间维持平衡,对维持细胞的生存及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线粒体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相关。线粒体自噬是以损伤的线粒体作为自噬底物的一种选择性自噬,在心血管功能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发生线粒体损伤,而线粒体自噬能通过促进降解和回收受损的线粒体以进行线粒体质量控制,进而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对于正常心肌细胞来说,足够的线粒体生成能够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但当外界刺激导致线粒体损伤时,如果受损线粒体未及时清除造成堆积,会造成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甚至引起细胞凋亡。线粒体自噬过程复杂,涉及诸多生理学及病理学过程,有多种物质如蛋白及RNA参与调控。本文将探讨线粒体自噬在心肌梗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H_2S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给予C57BL/6J小鼠STZ(50 mg/kg×4 d)腹腔注射和高脂饮食制备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分两组:STZ+GYY 4137组(H_2S组)给予20 mg/kg GYY 4137腹腔注射,STZ+生理盐水组(DK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另外取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注射12周后,观察各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情况、肾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给予小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高糖(25 mmol/L)刺激并H_2S预孵,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KD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H_2S治疗后小鼠尿白蛋白减少;DKD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增殖,H_2S治疗后小鼠肾小球系膜增殖改善;DKD组小鼠肾组织凋亡增加,H_2S治疗后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减少;H_2S产生酶胱硫醚β合成酶、胱硫醚β裂解酶、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在肾脏表达,其中糖尿病小鼠仅胱硫醚β合成酶减少,胱硫醚β裂解酶、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无改变。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在高糖刺激下cleaved-caspase-3增加,H_2S预孵降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改善细胞凋亡。结论 H_2S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尿白蛋白,减轻肾小球系膜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活性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声动力疗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 scar,HS)的疗效。方法成年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成5组。在声动力治疗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进行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密度、瘢痕增生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可降低胶原纤维的面密度,从上皮化后第4周开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声动力效应能够显著降低兔耳HS,可望为HS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电话干预对肺癌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肺癌术后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电话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只在出院时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而电话组除了在出院时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外,于出院后第1周、3周、8周进行电话干预。结果2组出院时遵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第1周、3周、8周电话组遵医率均比对照组高,在生活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电话干预给肺癌术后患者生活指示牌,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提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癌症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应用常规护理外,还加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护理干预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