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监测武警部队新兵集训期间胫骨骨膜厚度的变化,了解应力性骨损伤在武警部队新兵中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武警某部男性新兵50名作为调研对象,双侧胫骨前内侧各设定20个测量点,分别于开训前及集训期间各周,应用高频超声仪器逐一测量骨膜厚度.结果 开训后1~5周,胫骨骨膜呈现逐渐增厚趋势,第6~9周骨膜厚度维持在一个高平台期,10~12周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与开训前相比,集训第2周起骨膜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训前及集训第1~4周,右侧胫骨骨膜厚度大于左侧,第5~9周左侧大于右侧,第10~12周时恢复至右侧大于左侧,其中集训第6周双侧胫骨骨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训前比较,集训中、后期第5~15测量点的骨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新兵集训阶段下肢应力性骨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武警新兵集训期间胫骨骨膜厚度变化分为上升期、高平台期及稳定期;左下肢发生应力性骨损伤的风险可能高于右侧;胫骨中段、中下1/3段为应力性骨损伤的高发部位.  相似文献   
4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高血压病发病率高,病因不清,有遗传、高钠饮食、高血脂、肥胖、嗜烟酒以及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综合性治疗。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下,大多数患者的血压能够有效控制在健康水平。但是约有10%~20%患者疗效不理想,属于难治性高血  相似文献   
43.
随着地方病科研成果的不断增加和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如何将这些成果更好地加以利用,更大范围地开拓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大范围地拓展我们的科研领域,更好更多地造福广大的人民群众,令我们这些从事地方病研究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做深入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本文围绕地方病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的相关探讨,结合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实际情况,撰写此文。以期与业内人士共同找到地方病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竖脊肌、多裂肌积分肌电值(iEM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20-1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竖脊肌iEMG、多裂肌iEMG、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侧和健侧的竖脊肌、多裂肌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的iEMG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与同组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JOA下背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JOA下背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肌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5.
128例患者中男78例,女50例,年龄50~81岁,平均61岁;脑出血32例,脑梗死36例;按吞咽障碍评估分级:0级(完全不能吞咽)4例(3%),Ⅰ级(吞咽功能严重受损)28例(21%),Ⅱ级(吞咽功能中度受损)48例(37%),Ⅲ级(吞咽功能轻度受损)32例(25%),Ⅳ级(吞咽功能轻度受损)16例(12.5%)。  相似文献   
46.
拇指三节指骨拇是较罕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遗传疾病,因拇指指间关节多一三角形骨块(delta骨),而导致拇指末节向示指偏斜,影响手指外观和精细活动。临床比较罕见,2010年5月,本院收治1例,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分析,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目前本院与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合作:正在进行此家系遗传基因定位克隆研究,患儿的家族遗传性三节指骨拇畸形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进行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47.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临床上较为常见.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作者集中收治急性期单一节段颈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125例,随机分成甲、乙2组.治疗中作者延用传统的颈部旋转扳法针对乙组患者,甲组患者应用改良的颈部旋转扳法(简称"改良旋转扳法"),即治疗体位由坐位变成仰卧位,施力方式增加了轴向牵引力.临床显示,"改良旋转扳法"的疗效更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在儿麻后遗症小腿肌肉广泛瘫痪,踝关节丧失任何方向的活动功能时,产生链枷足畸形。因踝关节极度不稳,又无条件调整肌力平衡,严重影响负重与行走,重者需扶拐缓慢行走。为了使足踝固定牢固,行路稳定,常采用四关节固定术。我院自1978年9月~1983年9月对链枷...  相似文献   
49.
防治研究克山病首先要发现克山病,病区医院是发现克山病的重要地方.近年来,一些克山病病区中出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在克山病发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所谓的"扩张型心肌病”却"集中”发病增多[1].我所曾对克山病5个重病区县(市)医院进行了心血管病构成比调查,心肌病(内含扩心病)构成比为19.3%,而克山病为1.3%,心肌病排在心血管病构成比序列的第二位[2],而在非病区排在第4~6位[3].这可能是由于"扩张型心肌病”与克山病在临床上不易鉴别,治疗上也无原则差异,所以当前克山病误诊、漏诊问题普遍存在[4].为了了解病区县级以上医院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内科医生)对克山病的认识程度及诊断水平,进一步掌握病区各种心肌病(包括克山病)的构成情况,对病区36个县级以上医院1999年度心肌病住院病例进行病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肩胛带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偏瘫恢复早期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续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并接受理疗、作业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增加肩胛带运动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肩胛带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恢复,降低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