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5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问题:关于群集性头痛,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最正确? (A)常在夜间发病,饮酒可以诱发。 (B)本病为家族性的,男性较多,头痛发作只少持续12小时。 (C)为双颞部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 (D)患者常因头痛而清晨觉醒,用可待因同时并用阿斯匹林或硝酸甘油片可有显著效果。 (E)用组织胺做脱敏疗法6周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在于确定诊断、估计病情程度、判定治疗效果。关于PHC肿瘤标记物的筛选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数种,虽然在灵敏度及特异性方面均不如甲胎蛋白(AFP)的检测,但各法均有其优缺点。因面在临床上常同时选用几种以互补其不足,提高诊疗  相似文献   
23.
著者等从下述几个方面对两型胃窦炎肘血清胃泌素的升高机制进行了探讨。蛋白试餐证明G细反应能力较强;五肽胃泌素法证明壁细胞的分泌能力较好;盐酸试验表明G细胞分泌能力旺盛;胃窦组织胃  相似文献   
24.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0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简称SBP)是指原发病灶的致病菌经血液或淋巴传播而致之腹膜感染而言,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病情重笃,病死率高,而临床表现又多不典型,延误诊断预后险恶。本文就中国医大二、三院和温洲市三院、四军医大一院所收治的102例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5.
电针刺对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轻度慢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联合电针刺内关、中脘,及三阴交穴对胃酸分泌、血清胃泌素,血浆生长抑素及胃动素、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酸的曩响。结果表明,电针刺中脘,内关,三阴交穴后胃酸分泌减少,血清胃泌水平降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强,而血浆生长抑素及胃动素水平无变化。  相似文献   
26.
柴胡枳实合剂对健康人胃排空、小肠推进功能及血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李岩,陈苏宁,陈少夫,周卓,徐葆埜,李宇权我们观察了柴胡枳实合剂对健康人胃、小肠输送功能及血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7例...  相似文献   
27.
柴胡枳实合剂对健康人胃排空、小肠推进功能及血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李岩,陈苏宁,陈少夫,周卓,徐葆埜,李宇权我们观察了柴胡枳实合剂对健康人胃、小肠输送功能及血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7例...  相似文献   
28.
石斛对胃酸分泌及血清胃泌素、血浆生长抑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胃管注入石斛煎剂或蒸馏水后,观察胃排酸量及血中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入石斛后胃酸及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浆生长抑素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9.
选择2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观察木香对胃酸分泌、胃排空及胃泌素、生长抑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胃管注入木香煎剂后胃酸分泌及血清胃泌素、血浆生长抑素浓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本研究还观察了木香煎剂对5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服用木香煎剂后胃对钡剂排空的时间由142.4±5.6min缩短至83±14.8min(P<0.01),服用木香煎剂后30min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30.
胃肠道激素是从胃肠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胺类和多肽激素。其作用是调节胃肠道、胆囊和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运动功能及腹部内脏的血液循环。胃肠道激素与消化、吸收后的代谢调节也有关。胃肠道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