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我们通过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细胞及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c-fos基因的表达,探讨地卓西平马来酸(MK-801)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保护机制.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MK-801,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c-fos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HSP27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 2.动物分组与动物模型建立:20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脊髓损伤(SCI)组和MK-801组.按改良Allen重物打击模型制作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后0.5h,脊髓SC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5 ml/kg,MK-801组腹腔注射5 mg/kg.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缺血40min和再灌注4h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和细胞内Ca^2 ([Ca^2 ]i)的含量变化,及应用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40min组、再灌注4h组、MK-801治疗组(n=10)。测定各组脊髓组织中谷氨酸(Glu)和[Ca^2 ]i含量,同时观察MK-80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缺血40min组Glu含量明显降低,再灌注4h组Glu含量降低更明显;[Ca^2 ]i的含量在缺血40min组时有所升高,再灌注4h组则明显升高,MK-801组能显著升高Glu含量和降低[Ca^2 ]i的含量.结论 EAA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K-801对该神经毒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肱骨尺侧结合前侧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入住本科,诊断为"肱骨干下1/3骨折"的20例患者。全部采用肱骨尺侧结合前侧MIPPO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时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5.0±6.5) min;出血量30~60 ml,平均(53.0±7.2)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医源性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及重要血管损伤,无内固定失败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3.0±2.1)周;肘关节最大屈曲范围131°~146°(137.60°±3.51°);肘关节最大伸直范围0°~5°(2.70°±0.9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0~100(92.04±5.72)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85~100(93.63±4.11)分。 结论尺侧入路与常用的前外侧、后侧、外侧入路相比,无需暴露桡神经,避免其带来的医源性损伤;暴露范围大(特别针对内侧蝶形骨块能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内侧切口隐蔽、美观;同时结合前侧MIPPO呈90°双钢板固定肱骨干下1/3骨折,防止单钢板固定失效,在提供坚强的骨折稳定的同时带来更快的骨折愈合。目前随访病例无钢板失效、骨不连及血管、神经损伤。肱骨尺侧结合前侧MIPPO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内侧及内后髁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及胫骨后内侧阻挡钢板结合前内侧“竹筏”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 23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合并伤。采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后前内侧采用T型3孔排钉固定+后内侧重建板塑形后阻挡固定。通过X线检查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 术后X线检查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平台后倾角恢复正常; 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为14~18分。切口愈合时间12~14 d。患者随访5~38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KSS膝关节临床功能恢复评价优18例、良5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胫骨平台内后髁骨折采用膝关节扩大后内侧手术入路,创伤小,手术显露好,能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后侧阻挡钢板支撑保护,允许患者早期负重和屈膝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5.
背景: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术中及术后仍存在较多并发症。目的:分析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229例,男132例,女97例;年龄48~103岁,平均65.5岁;右侧127例,左侧102例;骨折根据AO分型。入院至手术时间3~16d,平均5d;住院时间4~23d,平均13.5d。术后定期随访,行X线片检查及采用Harris评分评估其疗效,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为19~112min,平均39.8min;出血量为20~250ml,平均47ml;复位质量:好137例,可78例,差14例;187例(81.6%)的尖顶距<25mm,42例25mm。颈干角为125°~148°,平均135.7°。术中并发症包括股骨干骨折3例;股骨大转子劈裂骨折12例。随访时间18~28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褥疮2例;伤口愈合不佳6例。术后晚期并发症包括内翻畸形5例;髋部外侧疼痛4例;大腿中部疼痛11例;螺旋刀片切割2例;股骨短缩9例;断钉2例;螺旋刀片退钉7例。Harris评分67~96分,平均83.8分,优152例,良48例,中23例,差6例。无一例出现异位骨化、肢静脉栓塞、深部感染等。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肯定,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多,仔细分析各种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按Lundborg方法制成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实验组套接管内注入LIF 50μL(0.5μg),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8、12周,每组分别取10只大鼠进行坐骨神经指数、神经电生理学检测,然后取出硅胶管内的神经和同侧的腓肠肌进行神经肌肉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8、12周实验组的坐骨神经指数、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神经计数,有髓神经的髓鞘厚度、肌湿重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白血病抑制因子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且有肌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