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HT5”H〗摘要 目的 〖JP2〗了解重庆市万州区生活饮用水消毒剂的余留及消毒副产物的污染状况。方法 监测万州区2018年生活饮用水912份,其中氯化消毒水样716份,二氧化氯消毒水样226份。依据 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水样中游离余氯和二氧化氯余量及11项消毒副产物。结果 万州区生活饮用水中消毒剂余量合格率为95.61%,其中游离余氯合格率为90.50%,二氧化氯合格率为99.12%,2种消毒类型的消毒余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项消毒副产物中,仅四氯化碳未检出,检出指标的检出率在5.03%~87.37%|消毒副产物超标的项目有三氯甲烷、三卤甲烷、氯酸盐和亚氯酸盐,超标率分别为8.50%、15.76%、8.89%和9.09%,出厂水和末梢水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万州区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存在添加过量的情况,消毒副产物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粪隐血试验的阳性次数与大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19例大肠疾病在肠镜检查前分别进行3次化学法粪隐血试验(CFOBT)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IFOBT),并计算两种方法的阳性次数与大肠病变恶性程度、癌部位和分期、腺瘤大小的关系,分析粪隐血试验阳性次数在正常人中的构成比差异.3次试验只有1次阳性记为1+,2次阳性记为2+,均阳性记为3+.结果:①49例大肠癌CFOBT 和 IFOBT 3+的比率高于2+和1+,高于腺瘤、炎症和痔疮(P<0.05).②CFOBT 和 IFOBT阳性次数与癌部位无相关性(P》0.05).③CFOBT 和IFOBT在Duke's B、C、D期3+的比率高于Duke's A 期3+的比率(P<0.05).④CFOBT 和IFOBT在>1 cm腺瘤中3+的比率高于≤1 cm腺瘤和多发小腺瘤3+的比率(P<0.05).⑤CFOBT 在未发现器质性疾病者中假阳性数的构成比高于IFOBT(P<0.05).结论:①无论用哪种方法筛查,大肠恶性病变3+的比率均高,正常和良性病变1+的比率高.②恶性病变1+的概率虽然低,但因大肠恶性病变病灶特点不同,可能出现间断出血,仍需行结肠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粪隐血试验的阳性次数与大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19例大肠疾病在肠镜检查前分别进行3次化学法粪隐血试验(CFOBT)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IFOBT),并计算两种方法的阳性次数与大肠病变恶性程度、癌部位和分期、腺瘤大小的关系,分析粪隐血试验阳性次数在正常人中的构成比差异.3次试验只有1次阳性记为1 ,2次阳性记为2 ,均阳性记为3 .结果:①49例大肠癌CFOBT 和 IFOBT 3 的比率高于2 和1 ,高于腺瘤、炎症和痔疮(P<0.05).②CFOBT 和 IFOBT阳性次数与癌部位无相关性(P》0.05).③CFOBT 和IFOBT在Duke's B、C、D期3 的比率高于Duke's A 期3 的比率(P<0.05).④CFOBT 和IFOBT在>1 cm腺瘤中3 的比率高于≤1 cm腺瘤和多发小腺瘤3 的比率(P<0.05).⑤CFOBT 在未发现器质性疾病者中假阳性数的构成比高于IFOBT(P<0.05).结论:①无论用哪种方法筛查,大肠恶性病变3 的比率均高,正常和良性病变1 的比率高.②恶性病变1 的概率虽然低,但因大肠恶性病变病灶特点不同,可能出现间断出血,仍需行结肠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44.
疾控卫生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当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管理工作现况,为今后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样调查了某省有代表性的6个省辖市和部分市辖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为重点的学校卫生工作现况。调查自拟问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问卷内容包括学校传染病常规工作管理、疫情监测和专题研究、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等16个项目;卫生行政部门问卷内容包括学校传染病防制日常工作管理、监督检查,重点传染病防制工作管理等15项内容。[结果]疾控机构投入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人员力量相对不足,传染病防治工作日常管理力度不够,防治工作良好运行机制和检查考核制度未能很好建立,专题研究未能有效开展,未能定期及时向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控制决策建议,未能主动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和设立学校传染病监测哨点,未能对暴发疫情建立专档管理和分析研究,难以做到预防在先、控制在前,防患于未然。卫生行政部门在组织开展学校艾滋病、结核、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以及在组织设置学校传染病防治监测哨点和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当今疾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在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方面存在一定薄弱环节,疾控机构未能对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卫生行政部门未能有效发挥对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方面的管理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5.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因右颞部包块14月,进行性增大伴破溃8月余,于2008年5月28日至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46.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是西方国家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至第4位,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晚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7%;而早期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则可高达92%.  相似文献   
47.
李世荣 《新中医》2007,39(6):52-52
干咳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以干咳无痰,或咳而痰少、难咯出为主要表现。病程长,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沙参麦冬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本症,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调查分析苏南献血员聚集地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这一地区更好地开展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有偿献血者较集中地区3 484人采血检测HBsAg、抗-HBc、抗-HCV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地区有偿献血者的丙肝感染率为43.24%(797/1843),女性高于男性(P<0.01),非献血人群丙肝感染率为3.05%(48/157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分析显示献血史和献血方式、年平均献血次数、首次献血时间、性别和HBsSg感染是HC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HCV感染与献血史和献血方式、年平均献血次数、首次献血时间等有关;非献血人群HCV感染率在我国人群HCV感染率范围内,但高于苏北地区一般居民的丙肝感染率.结论该地区有偿献血者的丙肝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9.
激光诱发荧光光谱区分正常结肠和结肠癌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诱发荧光光谱区分正常结肠和结肠癌组织100700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翟力平,李世荣,高革,张继光,郭山春,丁华野,华益慰关键词激光,光谱,结肠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5目前激光诱发荧光(LIF)光谱技术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50.
根据祖国医学外用药治疗内伤病的方法及兄弟单位的经验,我院于1975年底至1978年8月,无选择地收容了经胃镜确诊的47例十二指肠球部及幽门前区溃疡的患者,进行了“锡类散”及其改进方的治疗研究。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